第三十五章、淘到宝贝了
第三十五章、淘到宝贝了
陈博拿到这本书后,他又重新回到了古月斋,今天他是来面试的,中间的小插曲过后,他还要回来把工作的事情搞定。
当他手中端着一本书回来的时候,万青和陶辉已经忙完了。
两人在茶几上摆着茶,此刻悠然地正在品茗之中。
古玩店的工作就是这样,忙的时候忙的头晕脑胀,空的时候,就像是野鹤闲云。看面试的小伙子回来,刚想给掌柜的电话,可发现陈博手中的书后,两人觉得似曾相识了:“你,你这不是那中年妇女手里的书吗?”
陈博说道:“对啊,我刚收的。”
“你刚才在门口收的?”万青看着那两本书,笑了:“难道你没听到我们说这书是破书一本?”
陈博点头道:“我听到了,可我看到那阿姨挺可怜的,家里孩子读书都没钱,所以我就收了。”
陶辉噗嗤笑了,猛拍了一下大腿的他说:“新鲜了?我说你是刚入行吧哥们,以前没做过?这卖古玩的哪一个不会编故事,他们编故事是家常便饭,我看你肯定是被杀猪了,小伙子,几百块钱收的?”
陈博要是没吸收灵气,还真可能觉得有端倪,但他自己笃定的事,怎么会受骗,陈博轻声道:“一万。”
“多少?”万青和陶辉皆以为陈博是几百块收来的,顶多一千,可听到一万,两人口中的茶险些喷出来。
吧嗒一声,万青放下了茶杯,变得格外严肃:“你再说一遍,多少?”
“一万啊。”陈博重复道。
“一万?你傻啊。你真心是交学费,还交了全套了。行了,你也别面试了,敢情去追那个大娘吧,一万块,她估计还没走远呢。”
万青和陶辉相视一眼,对陈博这个愣头青不想多说了。
摆手意思让陈博追,可后者并不想在纠结这件事,他笑道:“算了,没事,咱们面试吧。”
万青是好意,可陈博完全不在乎的神情叫他觉得这小子脑袋有问题,一时间,万青有点生气了:“我说你是听不懂我的意思吗?还是你就是个棒槌?棒槌知道什么意思吗,我们行话就是被骗的人,而且,骗了一次还不行,还要继续被骗很多次,骗了之后还帮人家数钱玩。”
万青嗓门一高,陶辉也不高兴了:“小伙子,你这样还来面试?我能说你的面试已经结束了吗,一个大娘的一本破书你都能开一万,我们古月斋还敢要你?要了你,那我们古月斋还不要一年就给你干黄掉。你赶紧走吧,去追那大娘,听我们的,绝对没错!”
陈博无语了,本来他觉得很小很小的一件事,现在却看来没那么简单了。
敢情今天自己要不证明这本书有价值,古月斋是甭想进来了。
陈博看着两位前辈,道:“要是你们这么说,那我也要较真一下了,我觉得这本书还是有些价值的,你们又凭什么认定它就是破书一本?你们非要把这本书的鉴定跟面试挂钩的话,那我们真的就得好好说道说道了。”
陈博挺起胸,傲然站在那,这股劲倒让万青和陶辉高看了一眼。
“嘿,你是不服我们的鉴定啊?好。”万青喝了一口茶,拍了拍桌子,上纲上线道:“你拿过来,我还真要好好瞅瞅了。”
陶辉道:“把你的书放上来,我跟你说一说为什么他不值钱,为什么你被人家杀猪了。”
“好的。”陈博应声,然后他小心的将手中破旧的书放到面前的茶几上,陈博站在两位的旁边,尊敬地说道:“二位,请帮忙掌眼吧。”
万青和陶辉说来,并没有入手看过这本书,万青断定的“破书一本”是那个竹林七贤,这一本是在竹林七贤的下边,万青纵是看了,估计也只是走了一眼,难免没看准。
所以,陈博相信他们是好心。
当书重新放上,万青和陶辉鉴赏起来,当万青和陶辉看了一会后,他们最初的那种不屑却悄悄不见了。
准确地说,他们感到意外。
这竟是古人所著的一部手稿!
“嘿,是这本书吗刚才?”
万青和陶辉的眼神相互怀疑。
“是啊,刚才是这本吗?”
“就是这本。我从大娘手里拿的,错不了啊。”陈博听了他们的话,说道。
万青和陶辉用放大镜分别掌眼,经过粗略的翻看,万青和陶辉可以确定了,这是一个前人的笔记,而年代应该是清朝初期。
因为在手稿里面,多次出现了康熙皇帝和顺治皇帝的年号,而封面上池北偶言中的那个言字,就是偶谈的谈字,由于破损,只剩下了一半的字体了。
这部手稿的保存并不是很好,在手稿的上半部,有明显的霉变,很多字体也变得模糊不清。所以在百忙之时万青扫的一眼,就判了死刑,这是疏忽没错,但也有情可原。
而这本书的下半部的品相倒是不错,只是语言它是用文言文的形式书写的,显得隐晦难懂。
并且很多繁体字就连在古玩行待了两三年的陶辉也并不认识,万青和陶辉两人只能是半猜半就的看下去,不过大致意思他们弄清楚了,这本书内容包罗广泛,多是作者的论衡其说,抒发了他个人的一些情怀。
前边无法看出作者是谁,而手稿的最后几页,却有了一点查找的线索。
这后边几页全是他的一些诗作,七言绝句居多,在后面几页的诗作下方,均印有一枚红色篆体的印章,这几个篆字,可以洞察作者的来历。
不过,万青和陶辉的鉴赏水平显然还没有那么高,现在掌柜的还没回来,万青和陶辉只能用比较笨的方法去按图索骥。
从诗的风格上,两人能判断得出这是清朝的诗作。
用《清朝人物传记》去查,两人能找到作者。
许是误会了陈博,万青有点不好意思了,这一刻更是要把这书的作者是谁帮陈博找出来。他认真地翻阅了起来,而陶辉看着陈博,对他也竖起了大拇指。
陈博拿到这本书后,他又重新回到了古月斋,今天他是来面试的,中间的小插曲过后,他还要回来把工作的事情搞定。
当他手中端着一本书回来的时候,万青和陶辉已经忙完了。
两人在茶几上摆着茶,此刻悠然地正在品茗之中。
古玩店的工作就是这样,忙的时候忙的头晕脑胀,空的时候,就像是野鹤闲云。看面试的小伙子回来,刚想给掌柜的电话,可发现陈博手中的书后,两人觉得似曾相识了:“你,你这不是那中年妇女手里的书吗?”
陈博说道:“对啊,我刚收的。”
“你刚才在门口收的?”万青看着那两本书,笑了:“难道你没听到我们说这书是破书一本?”
陈博点头道:“我听到了,可我看到那阿姨挺可怜的,家里孩子读书都没钱,所以我就收了。”
陶辉噗嗤笑了,猛拍了一下大腿的他说:“新鲜了?我说你是刚入行吧哥们,以前没做过?这卖古玩的哪一个不会编故事,他们编故事是家常便饭,我看你肯定是被杀猪了,小伙子,几百块钱收的?”
陈博要是没吸收灵气,还真可能觉得有端倪,但他自己笃定的事,怎么会受骗,陈博轻声道:“一万。”
“多少?”万青和陶辉皆以为陈博是几百块收来的,顶多一千,可听到一万,两人口中的茶险些喷出来。
吧嗒一声,万青放下了茶杯,变得格外严肃:“你再说一遍,多少?”
“一万啊。”陈博重复道。
“一万?你傻啊。你真心是交学费,还交了全套了。行了,你也别面试了,敢情去追那个大娘吧,一万块,她估计还没走远呢。”
万青和陶辉相视一眼,对陈博这个愣头青不想多说了。
摆手意思让陈博追,可后者并不想在纠结这件事,他笑道:“算了,没事,咱们面试吧。”
万青是好意,可陈博完全不在乎的神情叫他觉得这小子脑袋有问题,一时间,万青有点生气了:“我说你是听不懂我的意思吗?还是你就是个棒槌?棒槌知道什么意思吗,我们行话就是被骗的人,而且,骗了一次还不行,还要继续被骗很多次,骗了之后还帮人家数钱玩。”
万青嗓门一高,陶辉也不高兴了:“小伙子,你这样还来面试?我能说你的面试已经结束了吗,一个大娘的一本破书你都能开一万,我们古月斋还敢要你?要了你,那我们古月斋还不要一年就给你干黄掉。你赶紧走吧,去追那大娘,听我们的,绝对没错!”
陈博无语了,本来他觉得很小很小的一件事,现在却看来没那么简单了。
敢情今天自己要不证明这本书有价值,古月斋是甭想进来了。
陈博看着两位前辈,道:“要是你们这么说,那我也要较真一下了,我觉得这本书还是有些价值的,你们又凭什么认定它就是破书一本?你们非要把这本书的鉴定跟面试挂钩的话,那我们真的就得好好说道说道了。”
陈博挺起胸,傲然站在那,这股劲倒让万青和陶辉高看了一眼。
“嘿,你是不服我们的鉴定啊?好。”万青喝了一口茶,拍了拍桌子,上纲上线道:“你拿过来,我还真要好好瞅瞅了。”
陶辉道:“把你的书放上来,我跟你说一说为什么他不值钱,为什么你被人家杀猪了。”
“好的。”陈博应声,然后他小心的将手中破旧的书放到面前的茶几上,陈博站在两位的旁边,尊敬地说道:“二位,请帮忙掌眼吧。”
万青和陶辉说来,并没有入手看过这本书,万青断定的“破书一本”是那个竹林七贤,这一本是在竹林七贤的下边,万青纵是看了,估计也只是走了一眼,难免没看准。
所以,陈博相信他们是好心。
当书重新放上,万青和陶辉鉴赏起来,当万青和陶辉看了一会后,他们最初的那种不屑却悄悄不见了。
准确地说,他们感到意外。
这竟是古人所著的一部手稿!
“嘿,是这本书吗刚才?”
万青和陶辉的眼神相互怀疑。
“是啊,刚才是这本吗?”
“就是这本。我从大娘手里拿的,错不了啊。”陈博听了他们的话,说道。
万青和陶辉用放大镜分别掌眼,经过粗略的翻看,万青和陶辉可以确定了,这是一个前人的笔记,而年代应该是清朝初期。
因为在手稿里面,多次出现了康熙皇帝和顺治皇帝的年号,而封面上池北偶言中的那个言字,就是偶谈的谈字,由于破损,只剩下了一半的字体了。
这部手稿的保存并不是很好,在手稿的上半部,有明显的霉变,很多字体也变得模糊不清。所以在百忙之时万青扫的一眼,就判了死刑,这是疏忽没错,但也有情可原。
而这本书的下半部的品相倒是不错,只是语言它是用文言文的形式书写的,显得隐晦难懂。
并且很多繁体字就连在古玩行待了两三年的陶辉也并不认识,万青和陶辉两人只能是半猜半就的看下去,不过大致意思他们弄清楚了,这本书内容包罗广泛,多是作者的论衡其说,抒发了他个人的一些情怀。
前边无法看出作者是谁,而手稿的最后几页,却有了一点查找的线索。
这后边几页全是他的一些诗作,七言绝句居多,在后面几页的诗作下方,均印有一枚红色篆体的印章,这几个篆字,可以洞察作者的来历。
不过,万青和陶辉的鉴赏水平显然还没有那么高,现在掌柜的还没回来,万青和陶辉只能用比较笨的方法去按图索骥。
从诗的风格上,两人能判断得出这是清朝的诗作。
用《清朝人物传记》去查,两人能找到作者。
许是误会了陈博,万青有点不好意思了,这一刻更是要把这书的作者是谁帮陈博找出来。他认真地翻阅了起来,而陶辉看着陈博,对他也竖起了大拇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