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百九十七章天下战事(二)
李自成在回到西安以后,他终于振作了起来。首先他所做的事,就是——吹牛。比如:大顺军连续发布了一连窜的命令:
“绥德、汉中高、赵(指高一功,赵光远)从西河驿过河,统领夷汉番回马步兵丁三十万。”;
“权将军刘(指刘宗敏)统兵十万过河从平阳北上。”;
“报皇上(指李自成)统领大兵三百五十万,从长安起马。三路行兵,指日前来。”;
“先恢剿宁武、代州、大同、宣府等处,后赴北京、山海,剿除辽左、豫贼。至叛逆官兵尽行严洗,顺我百姓无得惊遁。”
……
李自成妄想用这些夸张的宣传先稳定住军心。当然,他也是做着一些反攻的准备的。不过到了最后,大规模的反攻却一直没形成事实。
之所以会如此,主要的一些原因就是:
首先,原明朝投降官员见势不妙,重新做了了墙头草。李自成回西安以后,他大力地惩办了一些大顺朝廷和地方官员,如刑政府尚书耿始然、户政府侍郎李天笃以及平阳防御使张爌等。有的固然是因为贪赃枉法,有的则是同政治态度有关。
其次,当时在西北地区的原明朝投降将领还掌握着部分兵权。而当这些降将得知了坐上龙椅的是原先和他们一样的明朝武将,这些人的态度也或是暖昧难明,或是跃跃欲试起来。
而李自成为了防范可能发生的武装叛变,不得不在战略要地分驻大顺军旧部,这就必然要牵扯相当一部分力量。
如:这年九月间,大顺军绥德守将高一功和延安守将亳侯李过,突然把镇守榆林的确山伯王良智(即李自成进攻西安时开门投降的明朝守将王根子)处死。由高一功接管了榆林的防务。
还有,投降大顺政权的明都司崔有福,突然在晋西永宁州(今离石)叛变。他聚集乡兵逮捕了大顺政权的州牧,占领州城。并且骚掠接境的临县、宁乡(今中阳)二县。大顺军被迫“移兵围州城”。直至九月二十五日才攻克。
而这些叛乱虽然都被平定了,可大顺军反攻的部署却也被全盘打乱了。
最后。连大顺军内部的许多人都是一片悲观。
如:牛金星在西安时,与其作为贡生的亲戚置酒,在酒后吐真言,忽然叹道:“人生乱世。贵贱何足道,孽报耳!”。接着又指着自己脑袋说道:“保此物大难。我在祸网中,或庶几可以幸免,即不免而砍之悬于市曹也亦宜。君死网中胡为乎?幸即出居他所,卒有变,利有逃匿,保此头颅。”接着在酒宴上因为气氛实在悲伤。所以就呜咽流涕而罢饮
所以说,在大顺军败回西安之后,内部矛盾有着逐渐激化之势。而在这种情况下,要想全力对敌已经是变得不大可能了。
还有一点也相当重要。在李自成他们一路逃回陕西的途中。他们也在反思,发现追赃助饷政策是得不偿失的,因为对官绅地主的过分打击则不利于后方的稳定。所以大顺政权也开始实行按田亩数和人头数征收赋税的政策。
可这么一来,“三年不征”的政策先是变成了出尔反尔,失去了大批平民百姓的民心。而短时间内,土地又没有什么产出,根本收不到什么赋税,所以立刻造成了大顺政权的财政崩溃。
而没有了粮饷,大顺军内部也都离心离德,除了原先闯营的那些核心部队以外,其他后来投靠、投诚和投降的部队都是缺少粮饷和补给,这怎么让他们对大顺朝还忠心呢?所以说,有了钱,不一定能组建起精锐的部队;但没有了钱,再精锐的部队也都会土崩瓦解的。
面对着西北几省的大顺军残余,征西将军薛勇也制定了一个声东击西的西北攻略。他让增援上来的全大山率杂军七万,在山西做出进攻陕北的态势,吸引住大顺军主力。
而薛勇将亲率十万大军,经怀庆,攻潼关,要乘虚一举进入陕西腹地,攻克西安,彻底歼灭残余的大顺军主力。
对于薛勇密奏上来的西北攻略,吴世恭不想去指手画脚。毕竟薛勇是最知前线战况的,吴世恭也相信他的指挥才能。疑人不用、用人不疑,吴世恭不去做那遥控指挥的蠢事,以免打乱前线将领的部署。
不过吴世恭也有些担心。要知道,在全大山所率领的七万杂军中,也只有汝宁军的精锐一万。就是薛勇率领的十万主力,其中也只有蛟击镇的一万五千人可依为核心。其余的那些部队,都是投诚、投降的,战斗力根本就是参差不齐,很不让人放心。
而且为了使那些部队归顺,薛勇除了答应给这些降将授官以外,还许诺了全额供应粮饷。而这些部队的粮饷标准也都与汝宁军一样,再加上山西地方还有五万多投顺过来的地主武装维持地方秩序,这些兵马也多少需要供应些粮饷。而这些巨额的开支,都将由吴世恭的大平朝供应和背书。
所以很多时候吴世恭都在自嘲:自己这个皇帝也许是历史上最穷的皇帝了,虽然大平朝一直维持着这样巨额的军费开支,但这些粮饷大多数都是通州大营的积蓄和汝宁军外借所得,所以现在的大平朝,简直是对外欠了一屁股债了。
还有一点也让吴世恭相当头疼。因为征西军攻略速度太快,整个北直隶和山西都落到了大平朝的手中。为了先建立起地方政权,大平朝也只能够任命了大批前明官员。
先不提这些前明官员是否忠诚。光说他们治理地方的这一套,还是沿用着前明的治理方法。同样,他们还是沿袭了相当多的前明陋规,对百姓的暴征暴收也依然很严重。
而原先汝宁军却有着自己的一套迥异与前明的治理手段和文官体系。可是因为没有这么多的官员贮备,再加上要安抚那些前明官员,所以也只能暂时在大明朝内,形成了“一国两制”。而这一切,都将成为大平朝的一些不稳定因素。
“绥德、汉中高、赵(指高一功,赵光远)从西河驿过河,统领夷汉番回马步兵丁三十万。”;
“权将军刘(指刘宗敏)统兵十万过河从平阳北上。”;
“报皇上(指李自成)统领大兵三百五十万,从长安起马。三路行兵,指日前来。”;
“先恢剿宁武、代州、大同、宣府等处,后赴北京、山海,剿除辽左、豫贼。至叛逆官兵尽行严洗,顺我百姓无得惊遁。”
……
李自成妄想用这些夸张的宣传先稳定住军心。当然,他也是做着一些反攻的准备的。不过到了最后,大规模的反攻却一直没形成事实。
之所以会如此,主要的一些原因就是:
首先,原明朝投降官员见势不妙,重新做了了墙头草。李自成回西安以后,他大力地惩办了一些大顺朝廷和地方官员,如刑政府尚书耿始然、户政府侍郎李天笃以及平阳防御使张爌等。有的固然是因为贪赃枉法,有的则是同政治态度有关。
其次,当时在西北地区的原明朝投降将领还掌握着部分兵权。而当这些降将得知了坐上龙椅的是原先和他们一样的明朝武将,这些人的态度也或是暖昧难明,或是跃跃欲试起来。
而李自成为了防范可能发生的武装叛变,不得不在战略要地分驻大顺军旧部,这就必然要牵扯相当一部分力量。
如:这年九月间,大顺军绥德守将高一功和延安守将亳侯李过,突然把镇守榆林的确山伯王良智(即李自成进攻西安时开门投降的明朝守将王根子)处死。由高一功接管了榆林的防务。
还有,投降大顺政权的明都司崔有福,突然在晋西永宁州(今离石)叛变。他聚集乡兵逮捕了大顺政权的州牧,占领州城。并且骚掠接境的临县、宁乡(今中阳)二县。大顺军被迫“移兵围州城”。直至九月二十五日才攻克。
而这些叛乱虽然都被平定了,可大顺军反攻的部署却也被全盘打乱了。
最后。连大顺军内部的许多人都是一片悲观。
如:牛金星在西安时,与其作为贡生的亲戚置酒,在酒后吐真言,忽然叹道:“人生乱世。贵贱何足道,孽报耳!”。接着又指着自己脑袋说道:“保此物大难。我在祸网中,或庶几可以幸免,即不免而砍之悬于市曹也亦宜。君死网中胡为乎?幸即出居他所,卒有变,利有逃匿,保此头颅。”接着在酒宴上因为气氛实在悲伤。所以就呜咽流涕而罢饮
所以说,在大顺军败回西安之后,内部矛盾有着逐渐激化之势。而在这种情况下,要想全力对敌已经是变得不大可能了。
还有一点也相当重要。在李自成他们一路逃回陕西的途中。他们也在反思,发现追赃助饷政策是得不偿失的,因为对官绅地主的过分打击则不利于后方的稳定。所以大顺政权也开始实行按田亩数和人头数征收赋税的政策。
可这么一来,“三年不征”的政策先是变成了出尔反尔,失去了大批平民百姓的民心。而短时间内,土地又没有什么产出,根本收不到什么赋税,所以立刻造成了大顺政权的财政崩溃。
而没有了粮饷,大顺军内部也都离心离德,除了原先闯营的那些核心部队以外,其他后来投靠、投诚和投降的部队都是缺少粮饷和补给,这怎么让他们对大顺朝还忠心呢?所以说,有了钱,不一定能组建起精锐的部队;但没有了钱,再精锐的部队也都会土崩瓦解的。
面对着西北几省的大顺军残余,征西将军薛勇也制定了一个声东击西的西北攻略。他让增援上来的全大山率杂军七万,在山西做出进攻陕北的态势,吸引住大顺军主力。
而薛勇将亲率十万大军,经怀庆,攻潼关,要乘虚一举进入陕西腹地,攻克西安,彻底歼灭残余的大顺军主力。
对于薛勇密奏上来的西北攻略,吴世恭不想去指手画脚。毕竟薛勇是最知前线战况的,吴世恭也相信他的指挥才能。疑人不用、用人不疑,吴世恭不去做那遥控指挥的蠢事,以免打乱前线将领的部署。
不过吴世恭也有些担心。要知道,在全大山所率领的七万杂军中,也只有汝宁军的精锐一万。就是薛勇率领的十万主力,其中也只有蛟击镇的一万五千人可依为核心。其余的那些部队,都是投诚、投降的,战斗力根本就是参差不齐,很不让人放心。
而且为了使那些部队归顺,薛勇除了答应给这些降将授官以外,还许诺了全额供应粮饷。而这些部队的粮饷标准也都与汝宁军一样,再加上山西地方还有五万多投顺过来的地主武装维持地方秩序,这些兵马也多少需要供应些粮饷。而这些巨额的开支,都将由吴世恭的大平朝供应和背书。
所以很多时候吴世恭都在自嘲:自己这个皇帝也许是历史上最穷的皇帝了,虽然大平朝一直维持着这样巨额的军费开支,但这些粮饷大多数都是通州大营的积蓄和汝宁军外借所得,所以现在的大平朝,简直是对外欠了一屁股债了。
还有一点也让吴世恭相当头疼。因为征西军攻略速度太快,整个北直隶和山西都落到了大平朝的手中。为了先建立起地方政权,大平朝也只能够任命了大批前明官员。
先不提这些前明官员是否忠诚。光说他们治理地方的这一套,还是沿用着前明的治理方法。同样,他们还是沿袭了相当多的前明陋规,对百姓的暴征暴收也依然很严重。
而原先汝宁军却有着自己的一套迥异与前明的治理手段和文官体系。可是因为没有这么多的官员贮备,再加上要安抚那些前明官员,所以也只能暂时在大明朝内,形成了“一国两制”。而这一切,都将成为大平朝的一些不稳定因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