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45章 提前登基
第345章 提前登基
早朝,文武百官齐聚蟠龙殿。
在家养病半月有余的御史大夫,竟然来上早朝了,官员们见之无不惊讶。
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,相当于副相国,在朝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,他的突然回归,不知意味着什么。
之前御史大夫和姜相国,经常因为意见分歧而闹矛盾。
自从皇上生病离朝,姜相国成为辅政大臣后,权力更是如日中天,对御史大夫多有打压。
官员们心知肚明,御史大夫是因为无法与姜相国正面抗衡,干脆称病在家,避其锋芒。
今天,御史大夫不但精神抖擞地来了,还做出了让官员们更惊讶的事情。
只见御史大夫干咳几声,首个出列上奏:“代理国君在上,老臣冒昧谏言。国不可一日无君,值此内忧外患之际,老臣斗胆请代理国君提前登基,以稳大局,安民心。”
官员们愣了半晌,嗅到了蟠龙殿里散发出的某种气息。
吏部尚书第一个出来表示赞同,接着刑部尚书,工部尚书,户部尚书随声附议,六部中这四部的尚书早已成为姜派中人。
接下来,更多的姜派中人纷纷附议,出列的官员们相继不断,如雨后春笋般往外冒,最后合成一片齐声恭请“新帝即日登基”的洪亮声音,响彻蟠龙殿。
这些鼓舌呐喊的官员,有些早已投靠姜相国。
有些是保持中立的“墙头草”,现在瞅准形势,随风一吹,摇摆到了对自己更有利的环境中。
还有些是口口声声与恶势力抗争到底的所谓良臣,眼见大局已定,他们随即倒戈跑进了姜相国的阵营中。
反正新帝登基是铁板钉钉的事儿,早一天晚一天关系也不大,倒不如表示支持,给姜相国和新帝留个好印象。
他们哪里还管什么外戚篡权会给国家造成多大的危害,他们现在只管自己的小命。
姜相国威严地挥挥手,呐喊声顿时消失。
姜相国刚要开口,已被伺机而动的岑太傅抢了先。
岑太傅义正辞严:“凌帝头七尚未过,祖宗规矩不可废,孝道不可违,太子即位之日未到,断不能提前登基。”
接着,岑派的文官们据理力争,支持岑太傅的言论。
礼部尚书杜仲主管朝廷中的礼仪、祭祀,他立刻随之道,新帝今日登基于礼不合。
在场的几个皇族王爷异口同声地反对太子现在登基,这有违祖宗规矩,有悖三纲五常。
凌帝为了防止兄弟篡位,对皇族王爷多有提防,这几个王爷所任的官职不高,说话的力度也不够。
唯有大王爷位高权重,在朝中素有威望,可是大王爷昨晚突然中风了,今天不能来上早朝。
大王爷的“中风”,令他们疑虑不安,他们打算下朝后前去探望。
关键时刻,隋老将军振臂一呼,带领一群立场坚定的武将,全力支持岑太傅。
姜相国猛地拔高声调,强词夺理:“非常时期当非常对待,不必循规蹈矩。代理国君不妨顺应天命,听从大臣们的呼声,早日登基主持大局。
至孝孝其志,新帝早日把国家建设得更富强,完成先帝的遗愿,这才是对先帝的极致孝道。”
先前那些官员又呐喊起来,极力拥护姜相国,恭请太子今日就登基。
反对的声音微弱,被淹没在巨大的支持声中。
姜相国给太子使了个眼色,太子由姜相国提前教好了说辞,并背得滚瓜烂熟。
他也知道皇位的重要,立时从位于龙椅之下的金蟒椅上站起来。
他表示为了国家社稷着想,故而采纳大臣们的建议,早日即位治理国家,必励精图治,勤政爱民,使金熵国的明天更加繁荣昌盛。
掌声如雷,姜相国唯恐夜长梦多,突生变故,别说是几天,就是一时他也等不及。
他当即派腿快的御前侍卫,去巧衣坊取新君的龙袍。
隋老将军勃然变色,毫不客气地指责:“相国大人想必早有预谋,故而提前缝好了龙袍。”
姜相国不紧不慢地说:“龙袍是凌帝殡天后,本相才令巧衣坊缝制的,巧娘们兢兢业业,昼夜轮班,这才提前赶制出来的。”
隋老将军欲和姜相国继续争辩,岑太傅冲老友摇了摇头,此事多说无益。
岑太傅出列,镇静而言:“相国大人,新帝破例提前即位,必须选一良辰吉日,才能避灾难,镇邪祟,这关系到金熵国的江山社稷,断不可大意。
还请相国大人召司天监监正过来,问问他今天的日子是否吉利,是否适合举行登基大典。”
支持岑太傅的官员们纷纷赞同,事关金熵国的前途命运,谁都希望能趋吉避凶,连那些“墙头草”也忍不住轻轻点头。
姜相国恼恨,这些不识抬举的蠢货老和自己唱反调,如果自己一再驳斥他们的建议,闹僵了也不好,倒不如先顺着他们。且等傀儡新帝登基,自己大权全握后,再收拾他们。
特别是岑隋这两个老顽固,到时自己定寻个事由,将他们九族全部诛灭,一个不剩!连家里的猫狗都杀光!
眼下,谅那小小的司天监监正再傻也不敢顶撞自己,自己说哪天是吉日就是哪天。
姜相国皮笑肉不笑地回道:“太傅考虑周到,大臣们尽心为国家着想,本相和代理国君深感欣慰,本相这就差人去把司天监监正传来。”
为了稳妥起见,姜相国特意差了自己的心腹去传监正,以便在路上对监正加以提醒。
去取龙袍的御前侍卫飞奔回来,惊慌失措地喊着:“龙袍……龙袍不见了……”
姜相国十分震惊,继而雷霆大怒:“该死的,龙袍怎么会不见了!你立刻返回去,把巧衣坊的掌司押过来,本相就在蟠龙殿当众审问这玩忽职守的逆贼!”
大臣们面面相觑,巧衣坊掌司岂敢把龙袍藏起来,很可能是被偷了,可是,谁有这么大的胆子敢偷走龙袍?不要命了。
姜相国怀疑愤怒的目光扫视了一圈,最后落到岑太傅和隋老将军身上。
早朝,文武百官齐聚蟠龙殿。
在家养病半月有余的御史大夫,竟然来上早朝了,官员们见之无不惊讶。
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,相当于副相国,在朝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,他的突然回归,不知意味着什么。
之前御史大夫和姜相国,经常因为意见分歧而闹矛盾。
自从皇上生病离朝,姜相国成为辅政大臣后,权力更是如日中天,对御史大夫多有打压。
官员们心知肚明,御史大夫是因为无法与姜相国正面抗衡,干脆称病在家,避其锋芒。
今天,御史大夫不但精神抖擞地来了,还做出了让官员们更惊讶的事情。
只见御史大夫干咳几声,首个出列上奏:“代理国君在上,老臣冒昧谏言。国不可一日无君,值此内忧外患之际,老臣斗胆请代理国君提前登基,以稳大局,安民心。”
官员们愣了半晌,嗅到了蟠龙殿里散发出的某种气息。
吏部尚书第一个出来表示赞同,接着刑部尚书,工部尚书,户部尚书随声附议,六部中这四部的尚书早已成为姜派中人。
接下来,更多的姜派中人纷纷附议,出列的官员们相继不断,如雨后春笋般往外冒,最后合成一片齐声恭请“新帝即日登基”的洪亮声音,响彻蟠龙殿。
这些鼓舌呐喊的官员,有些早已投靠姜相国。
有些是保持中立的“墙头草”,现在瞅准形势,随风一吹,摇摆到了对自己更有利的环境中。
还有些是口口声声与恶势力抗争到底的所谓良臣,眼见大局已定,他们随即倒戈跑进了姜相国的阵营中。
反正新帝登基是铁板钉钉的事儿,早一天晚一天关系也不大,倒不如表示支持,给姜相国和新帝留个好印象。
他们哪里还管什么外戚篡权会给国家造成多大的危害,他们现在只管自己的小命。
姜相国威严地挥挥手,呐喊声顿时消失。
姜相国刚要开口,已被伺机而动的岑太傅抢了先。
岑太傅义正辞严:“凌帝头七尚未过,祖宗规矩不可废,孝道不可违,太子即位之日未到,断不能提前登基。”
接着,岑派的文官们据理力争,支持岑太傅的言论。
礼部尚书杜仲主管朝廷中的礼仪、祭祀,他立刻随之道,新帝今日登基于礼不合。
在场的几个皇族王爷异口同声地反对太子现在登基,这有违祖宗规矩,有悖三纲五常。
凌帝为了防止兄弟篡位,对皇族王爷多有提防,这几个王爷所任的官职不高,说话的力度也不够。
唯有大王爷位高权重,在朝中素有威望,可是大王爷昨晚突然中风了,今天不能来上早朝。
大王爷的“中风”,令他们疑虑不安,他们打算下朝后前去探望。
关键时刻,隋老将军振臂一呼,带领一群立场坚定的武将,全力支持岑太傅。
姜相国猛地拔高声调,强词夺理:“非常时期当非常对待,不必循规蹈矩。代理国君不妨顺应天命,听从大臣们的呼声,早日登基主持大局。
至孝孝其志,新帝早日把国家建设得更富强,完成先帝的遗愿,这才是对先帝的极致孝道。”
先前那些官员又呐喊起来,极力拥护姜相国,恭请太子今日就登基。
反对的声音微弱,被淹没在巨大的支持声中。
姜相国给太子使了个眼色,太子由姜相国提前教好了说辞,并背得滚瓜烂熟。
他也知道皇位的重要,立时从位于龙椅之下的金蟒椅上站起来。
他表示为了国家社稷着想,故而采纳大臣们的建议,早日即位治理国家,必励精图治,勤政爱民,使金熵国的明天更加繁荣昌盛。
掌声如雷,姜相国唯恐夜长梦多,突生变故,别说是几天,就是一时他也等不及。
他当即派腿快的御前侍卫,去巧衣坊取新君的龙袍。
隋老将军勃然变色,毫不客气地指责:“相国大人想必早有预谋,故而提前缝好了龙袍。”
姜相国不紧不慢地说:“龙袍是凌帝殡天后,本相才令巧衣坊缝制的,巧娘们兢兢业业,昼夜轮班,这才提前赶制出来的。”
隋老将军欲和姜相国继续争辩,岑太傅冲老友摇了摇头,此事多说无益。
岑太傅出列,镇静而言:“相国大人,新帝破例提前即位,必须选一良辰吉日,才能避灾难,镇邪祟,这关系到金熵国的江山社稷,断不可大意。
还请相国大人召司天监监正过来,问问他今天的日子是否吉利,是否适合举行登基大典。”
支持岑太傅的官员们纷纷赞同,事关金熵国的前途命运,谁都希望能趋吉避凶,连那些“墙头草”也忍不住轻轻点头。
姜相国恼恨,这些不识抬举的蠢货老和自己唱反调,如果自己一再驳斥他们的建议,闹僵了也不好,倒不如先顺着他们。且等傀儡新帝登基,自己大权全握后,再收拾他们。
特别是岑隋这两个老顽固,到时自己定寻个事由,将他们九族全部诛灭,一个不剩!连家里的猫狗都杀光!
眼下,谅那小小的司天监监正再傻也不敢顶撞自己,自己说哪天是吉日就是哪天。
姜相国皮笑肉不笑地回道:“太傅考虑周到,大臣们尽心为国家着想,本相和代理国君深感欣慰,本相这就差人去把司天监监正传来。”
为了稳妥起见,姜相国特意差了自己的心腹去传监正,以便在路上对监正加以提醒。
去取龙袍的御前侍卫飞奔回来,惊慌失措地喊着:“龙袍……龙袍不见了……”
姜相国十分震惊,继而雷霆大怒:“该死的,龙袍怎么会不见了!你立刻返回去,把巧衣坊的掌司押过来,本相就在蟠龙殿当众审问这玩忽职守的逆贼!”
大臣们面面相觑,巧衣坊掌司岂敢把龙袍藏起来,很可能是被偷了,可是,谁有这么大的胆子敢偷走龙袍?不要命了。
姜相国怀疑愤怒的目光扫视了一圈,最后落到岑太傅和隋老将军身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