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44章 他没有这样的本事
  第644章 他没有这样的本事
  北漠,自从燕镜台继位之后,朝堂上原本支持燕镜明的主和官员都人心惶惶,生怕新帝秋后算账,哪知道他倒是待众人如常,这实在是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,毕竟这位新帝在登基前是出了名的睚眦必报。
  赵飞度的贺礼很快就送了过来,是燕长乐的遗物,燕镜台在看到第一眼时瞬间阴云密布。这一份羞辱还有之前的仇恨,总有一日他会一并讨回来,但现在还不是时候。一想到这里,他平复了心神,只是一笑置之。
  燕镜台的神情变化被大臣们尽收眼底,立刻就意识到赵飞度送过来的东西定然充满了挑衅之意。他们最开始还以为这位新帝立刻会勃然大怒,随后不管不顾北漠如今的现状,执意向高孝宣战,没想到他竟然当做什么事情都未曾发生过一般,心中终于松了一口气。看来哪怕喜怒无常如燕镜台,也会在登基为帝之后彻底抛开个人仇恨,一心只为国家利益着想。
  下朝之后,燕镜台立刻变了脸色,怒气匆匆地回到了书房。他一时间找不到地方出气,抓起一只花瓶就砸在了地上,瞬间四分五裂。
  正在此时,娜木钟推门而入,“皇上,你心中对赵飞度有气,何必对着这些死物撒气,那可是你父皇生前最喜欢的花瓶。”
  话音刚落,燕镜台冷笑起来,目光如狼眼般狠绝,“就凭父皇生前对儿臣做的那些事情,别说我只是砸了他一个最喜欢的花瓶,就算我把这书房里所有的东西都砸个稀巴烂又怎样?若不是我早就做了准备,今日我还有命登上这个皇位?母后,你别在忘了你自己也有参与,所以还是把怀念父皇那些心思都收起来吧。如今朝中不少大臣还不信任我,你这位太后应该在这上面多想想办法才是。”
  见燕镜台如此态度,娜木钟虽然心中有些难过,但也知道他说的的确是实情,如今最重要的是要把那些还未归心的大臣收服。
  “你放心,哀家会想办法为你尽一些绵薄之力。”娜木钟道,“还有你现在皇帝的位置还没有坐稳,以后尽量收敛一下自己的脾气。”
  “这一点不用母后提醒儿臣也明白,儿臣会善待以前追随燕镜明的那些大臣,也会立刻写信给赵飞度对他今日送来的贺礼表示谢意。”燕镜台冷冷道,“赵飞度今日带给我的耻辱,要不了多久我就会双倍奉还。”
  娜木钟心中一沉,“镜台,什么叫要不了多久就会双倍奉还?你如今刚继位,更应该想办法百姓们休养生息,提升国力才对。”
  “母后你放心,这些我都会去做。”赵飞度道,“儿臣自有安排,绝对不会贸然行事。”他这一次出手,绝对要一击即中,不给赵飞度一丝反击的机会。他会耐心等待,等着顾知祥的消息。
  回去的马车上,燕尔发现顾德音一直在出神,似乎在想什么事情,但她脸上一直带着笑意,看来是高兴的事情。
  “四小姐,你今日如此高兴是因为秦院长那些话么?”
  顾德音回过神来,“燕尔,我的确是为秦院长今日说的那些话欢欣鼓舞。能被人如此信任本就是一件好事,更何况那个人还是自己一直敬佩之人?他如此笃定我可以有所成就,我以后绝对不会辜负他的期望。”
  燕尔忍不住打趣道,“依奴婢看,现在秦院长的话对小姐你而言都快成为圣旨一般的存在了。”
  “傻丫头,这样的话以后可不能乱说。”顾德音忍不住拍了一下燕尔,“不仅会给我们自己招来麻烦,还会给秦院长惹事。”
  燕尔自知失言,立刻点头,“奴婢以后再也不敢说这样的话了。”
  刚回到府上,顾德音便主动到顾知祥的书房。她清楚地知道,他必然会问今日自己入宫之事,所以还不如主动找过去。
  顾知祥见了她,脸上带着一丝淡淡的笑意,但在顾德音看来却觉得很不舒服。因为那并没有带着父亲的慈爱,而是别有目的。
  “德音,你回来了,最近在书院过得可好?”
  “女儿在书院过得很好,劳烦父亲挂念了。”顾德音道,“今日女儿跟着秦子城去了一趟凤栖殿。”
  “你这样做很好,以后理应再多去去。”顾知祥点头,“下个月初六是个好日子,为父打算接五姨娘回府,抬她为贵妾。”
  “一切但凭父亲定夺。”
  “待五姨娘回府之后,为父还打算让人教她掌管中馈操持各类事务,这样以后对她被扶上正妻之位后有好处。德音,为父已经彻底表现了自己的诚意,你应该知道自己究竟要怎么做。”
  “父亲,今日女儿在凤栖殿只见到了皇后娘娘,倒是没有见到皇上,她问了秦院长许多关于书院的事情,其他倒是没有说什么。”
  顾知祥知晓她这是在主动交代今日进宫,虽说她现在肯定打听不到些什么,但日后绝对会是关键的一步棋,心中对她这样的态度极为满意。
  “德音,为父就知道你是所有女儿中最乖巧最听话的一个。”顾知祥这句话倒是出自真心,毕竟大女儿顾云裳任性,二女儿顾静姝愚鲁,三女儿顾宛央简直就是自己的仇人,只有这个四女儿最为识时务。
  顾德音笑了笑,没有说话,她的乖巧她的听话何尝不是为他所迫?
  赵飞度很快就收到了燕镜台的书信,忍不住笑了起来,“央儿,你猜猜这信中到底都说了些什么?”
  “这并不难猜,他肯定是在信中表达了对你赠送贺礼的感激之情。不然的话,两国边关如今岂能安稳。”顾宛央笑道,“不过要是之前的话,燕镜台恐怕早就会兴师问罪,哪能如此忍耐?所以说做了皇帝的人总会思虑得长远一些,为了国家的利益忍常人之所不能忍。只不过他肯定早就在心里发誓,以后必然双倍奉还。”
  “只可惜,他没有这样的本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