让别人带着收获走
  先给大家讲个案例:有一个地方有这么一位糖果店的老板,他从摆地摊做起,发展到批发糖果,办连锁店,生意如日中天,十分红火。有人问他的秘诀是什么,他的回答是"多抓一把",就是每次给顾客称完糖之后,再抓一把糖添进去。十几年里,没有一次例外。这虽是不起眼的小事,却赢得了人心,许多人情愿多跑点路到他这里来买糖。
  从这个小故事中,我们再来分析我们的说话,你说话的时候,能不能给对方这么一种感觉,就是通过和你说话,他就能感觉自己从你这里又拿了一把糖果离开。千万不要和别人聊了一整天,聊得越多越暴露出浅薄,让人觉得离开的时候脑袋空空的。
  卡耐基曾说:"我们天天都由我们所讲的话所规定。我们所说的字句表示出我们的修养程度。它使有鉴别力的听众明白我们与何种人为伍,它是我们教育文化程度的标尺。"想要给别人收获,自己要先做好准备。如果你有一桶水,那么给别人一杯水,就是一件自然的事情,如果你的桶里没有水,又怎么能给别人呢?说话也是一样,首先你要有知识,有内涵,如此才有可能说出给人启发的话。说话虽然需要一定的技巧,但也与一个人掌握知识的多少有着密切的关系。
  相对来说,一个人自身素质越高,说的话就越有扎实可靠的根底。储备的知识越多,运用得越灵活,才能使谈话、表达更有成效,也更具有艺术性。一个人口才的提高,离不开知识内容的储备,口才展示的条件不是一成不变的,而是随着不同的场合、条件而变化,这就需要精心地训练。
  一定会有人说,我没有上大学,知识储备不够丰富,而且现在也的确没有太多时间来充实知识,那是不是这样的情况,就注定不能够在说话的时候,让人感觉言之有物呢?
  其实用不着紧张,除了专业和业务方面的知识以外,生活中的知识是可以通过培训和修炼而达到的。
  让我们回忆一下,我们感觉有的人知识丰富,是因为他们用足够多的时间去累积了这些知识。所有的知识都不是与生俱来的,都是后天学习的,那么,只要我们懂得把这些知识在一定时间内快速地记忆、实验,也可以达到不错的效果。
  我们学哪些呢?要学习生活中常常讨论的话题。
  第一,吃的文化。
  无论见客户,见朋友,见亲戚,"吃饭"都是一个避不开的内容。我们这里强调的是,要学习一些健康饮食的知识,在吃饭的时候可以和对方交谈,这样会让对方感受到你是一个生活知识丰富的人,并且对你的生活品位刮目相看。
  当然,当我们约对方吃饭的时候,如果是很亲近的人,家常菜而已,邀请的时候说话的态度只要真诚就可以。但是如果你是请重要的人物吃饭,在邀请的时候,就要通过语言表述出你对他的重视,要注意说出这餐饭的与众不同之处。要么你说:"我特意找了一个环境不错的餐厅……"要么说:"这家有一道特色菜……"要么说:"这是家新开的餐厅,位子不好订,我找关系订好了位置……"等等。
  平时要学习酒的知识,这也可为聚餐增加话题。当然这里要提醒的一点是,在谈到饮食习惯的时候要注意说话的力度。例如,有个朋友喜欢喝可乐,你可以善意地提醒他少喝,说话的时候要节制,如说一些"可乐的腐蚀性都可以用来冲马桶"之类的话题,无论你说的是不是知识,批评别人的饮食习惯都会让人不快。不妨聊聊喝茶的好处,朋友自然就会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喝茶还是喝可乐。
  第二,趣味体验。
  这里我们以男性为例,来提醒大家应该留意什么样的话题。
  备好车的话题:有人说男人对车的热爱,就像女人对衣服的热爱,优秀的男人应该是有一定的社会生存能力之外,还有一定的趣味。比如,当你懂车的时候,幽默随意的点评就会让人眼前一亮,豁然开朗。
  备好一类运动的话题。
  肌肉是光荣的,赘肉是可怕的,男人不但要热爱运动,还要懂得一些运动的比赛规则和知晓一些明星运动员等。
  第三,特长准备。
  这个特长准备区别于你的专业准备。给大家讲个故事吧,有一次,我陪同朋友见了一位非常出名的导演,也许搞艺术的人都比较沉浸在自我的世界中,多次对我们的话题表现得很游离,不专心。没想到,朋友突然问了一句:"您是什么星座?"导演回答之后,朋友滔滔不绝地开始讲起了"天书"。我完全听不懂他在说什么,但是那位导演显然听懂了,就这样,朋友一句话打开了话匣子。他们俩聊得津津有味,朋友再从星座话题引入要谈论的事情的时候,导演就像变了一个人,非常认真地倾听和回复。那一天,给我的触动也非常大,我本人对星座是不了解,也不关注的,但是总有人关注,如果在这个新鲜的,大家都懂得不多的话题上,你能有独到的理解,聊上10分钟。放心吧,10分钟后,这个气场里的主人就是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