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1章 到此一游
  一下飞机,不管是头等舱的华尔街精英们还是宋亚这些青少年,不管是克莱尔还是米歇尔,所有人都无比醉心于同一桩事:拍照。
  曼德拉现在是大红人,和另一位红人伊拉克的老萨正正好位于全世界风评的两端,一个天上一个地下。北美的,南美的,欧洲的,亚洲的,无数‘进步人士’像朝圣一样赶来拜访他。
  按照丹尼尔的积分论,大家不远万里来这儿,不留下点到此一游的证据可拿不回积分,谁也不想打白工不是。
  所以被米歇尔视为好帮手的宋亚就辛苦了,不但要帮她看一大帮孩子,还得临时兼任团队的摄影师,下飞机,拍团队照,机场外,拍团队照,再和来接机的当地平权组织拍联谊照,上大巴车前还得拉起横幅再拍一轮。
  一卷卷柯达胶卷从米歇尔包里拿出来又被放回去,宋亚的人像摄影技术飞速进步,当然,他绝不会忘了自己的那份。
  简单休息了一晚,大家直扑当地的一所黑人学校,米国少年们纷纷拿出小礼品,送给这里的学生,这时候的宋亚已能轻车熟路的抓拍了,礼物被递到对方手里的那一刻,赠予方,受赠方,两人的手同时接触着礼物,同时露出灿烂的笑容,两人背后的活动横幅,关键五要素集齐,宋亚准确地按下快门,成片质量获得一致好评。
  接下来是参加一个当地的简短夏令营,在那里,黑的、白的、黄的,白人政府费尽心思地经营出了一幅各种族少年友爱共处的和谐画面。几天无聊的夏令营活动相处下来,宋亚甚至无师自通地开始随性发挥了,他的一幅黑人白人孩子面无表情地擦肩而过,然后各朝相反方向前行的抓拍,后来还数次入选了米国平权摄影展,其实那俩小孩关系挺好的,不过并不碍于万里之外的阿美利加人为其赋予各种各样的解读。
  最后的重头戏,自然是面见曼德拉。
  在非国大工作人员的引导下,米歇尔领着大家排好队,准备与其握手,下飞机便分道扬镳的克莱尔再次出现,优雅地站在米歇尔身边。
  “能轮到我们吗?”
  宋亚看着排在前面的几个庞大团队,有些嘀咕,大老远跑来可就是为了这次合影。
  “能吧,应该……”
  米歇尔有些不确定了,她和克莱尔肯定无须担心自己,非国大不会怠慢她们背后的驴党。
  结果还真是怕什么来什么,轮到他们前面的一团时,工作人员开始在室外摆放一排排的凳子,告知大家没有单独握手了,只有大合照。
  “曼德拉先生年纪大了,长时间的牢狱生活使得他的精力也不足,我们得加快进度……”非国大的人解释道。
  宋亚脸一黑。
  还好米歇尔很照顾他,把他放在了第二排中间,曼德拉的正后方。
  轮到了他们,宋亚把相机拜托给一位工作人员,和其他孩子依序坐好。
  没多久,曼德拉出现了。
  老头和学校食堂墙上的海报相比变得富态了些,但精神头反而远远不如,看样子的确是累了。
  米歇尔和克莱尔两人迎上前和他握手寒暄,记者们的闪光灯闪个不停。
  没那身份地位的宋亚只好老老实实坐着挤出微笑,用崇敬的目光紧紧盯着老头,余光扫着摄像机的位置,按几次参与mv拍摄学到的镜头感稍稍调整身体朝向,还往前偷挪了半个身位,一定要保证自己的入镜效果。
  曼德拉先发表了一个简短讲话,大意无非是世界青少年携起手来共同抵抗种族歧视什么的,然后感谢了驴党和米歇尔所属的平权组织以及克莱尔的慈善组织,才和一干非国大高层入席坐好。
  米歇尔和克莱尔一左一右,牢牢把老头夹在当中。
  “后面的靠近点。”
  专职摄影师开始指挥孩子站位,然后找好角度,“cheese~”
  几分钟完事,宋亚敏锐地注意到了身前的老头伸手撑着椅背,想借力起身。
  “您小心。”
  他果断地上前一步,搀扶住了对方。
  “谢谢,唉!年纪大了……拍了一天的照……”老头摇着头咕哝着感谢的话语。
  “没事,应该的。”
  宋亚笑着把他送到非国大的人手里,才回身和米歇尔对了个互相了然的眼神。
  “你很机灵。”克莱尔也注意到了这一幕。
  “我很尊敬他。”
  宋亚回得滴水不漏,然后赶紧趁着孩子们散场的混乱,找到拿着相机的工作人员,“拍到了吗?刚才都拍到了吗?”
  一趟南非之行,大家都收获了满满的美好‘回忆’,离开南非前,在机场米歇尔仔细检查了包里的胶卷,然后发现相机都塞不进去了,于是干脆把这台徕卡m3送给了宋亚,当做对他一路辛勤拍照的感谢。
  “很旧的款式,你不会嫌弃吧?毕竟你的收入比我要高很多。”米歇尔打趣道。
  “怎么可能!”宋亚摆弄着手里的相机,这些天下来他还真有点喜欢上了摄影,“我喜欢这种纯粹的机械感。”
  正好飞机晚点,宋亚装好胶卷,信步在机场里随意拍点东西。
  这里现在还在种族隔离,虽然国际旅客区域不会表现出来,但绝大多数机场工作人员还是白人。
  拍着拍着,镜头里框到了一群青春可人的白人女孩。
  她们个个高挑消瘦,按宋亚的经验,从事的绝对是模特行业,年龄和自己相仿,当然,自己长相老成已经被很多人吐槽过了。
  女孩们很快注意到了闪光灯,她们早习惯了,朝宋亚这边看了眼,然后说说笑笑该干嘛干嘛。
  宋亚调整焦距,渐渐只盯着她们其中之一。
  这个白人女孩是标准的金发甜妞,笑起来脸上肉肉的苹果肌和酒窝非常显眼,像极了梦露年轻时那种纯真和媚惑交杂的气质,无论是长相还是身材,都在一众排骨妞中间鹤立鸡群。
  “和米拉差不多高,但胸可比她大多了。”
  宋亚不由自主地越拍越近。
  这时那些女孩可不乐意了,一个排骨妞上前把镜头挡住,“嘿,米国人从来不懂礼貌的吗?”
  作为黑人,为了在南非的人身安全,宋亚的背包上贴了个米国国旗的贴纸,如果是南非黑人,估计她们不会那么客气。
  “呃,不好意思。”
  一半是黑人的宋亚才不会感到尴尬,放下相机开始吹嘘自己,“认识一下,我是一名作曲家,叫亚历山大宋,你们也许听过我的外号,aplus……”
  女孩们面面相觑,然后一齐摇头。
  “aplus?是那个……”
  女孩们身后钻出一位中年白人女性,“你好,我是她们的经纪人……”她伸出手,“你的那首致……呃那首歌在这里可买不到,而且我们的事业大都在欧洲。”
  “你好。”
  既然有人认识自己那就更好办了,他握完手,几步窜到女孩们中间,“米国也有很多机会,我认识百代、哥伦比亚的高层,也许可以帮得上忙。”
  女孩们继续一脸茫然。
  “vogue杂志你们知道吗?”宋亚赶紧把话题转到时尚行业。
  “当然!我们当然知道!”女孩们瞬间来了精神,把他围在当中叽叽喳喳,可惜那名金发甜妞是最矜持的一个。
  宋亚信口开河,“她们的主编,安娜温图尔女士,我们也有过合作。”
  “真的?”女经纪人倒是有些警惕了,她开始上上下下打量起宋亚。
  “千真万确,你不相信的话就等着看下个月vogue米国版封面好了,封面人物会是米拉乔沃维奇,也就是我作词作曲那首歌的演唱者。”
  宋亚这句话倒是没多少忽悠成分,他取出‘a+audio总裁’的名片,递给对方,“如果你们想来米国发展的话可以找我。”
  然后又拿出一张,特意塞到金发甜妞手里,“来米国时记得找我噢。”他微笑着放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