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246 章
沈绛出了地牢之后,同跟在他身后的孟青山道:“别让他死了。”
孟青山应了是,然后又道:“小公子,那楚信怕是不大好找的。”
沈绛知道,萧尹两年前就到处张贴过楚信的画像,他不会那么轻易的现身的。
一阵穿堂而过的寒风呼啸而过,沈绛偏了偏脸,雪粒刮着他的肌肤过去,痛得细碎又冰冷,他划拉几下凌乱的头发,道:“我去那太平塔下头看看去。”
孟青山便招呼了几个人跟上。
几人刚从墙边的甬道走到外衙门口,迎面从角门处出来一个人,是浑身还凝着污血的倾檀,他本低头走路,欲回后衙的厢房去看望妻儿,但一抬头,便见到沈绛几人。
“倾庄主。”孟青山首先招呼了一声。
这甬道狭窄,沈绛便侧身让了让,还同倾檀略点了下头,当做招呼。
倾檀却扫了他一眼,面色冷淡,从他面前经过之时,顿了下脚步,低声说了句话,便晃着衣袍依旧离去。
这句话声音极低,除了沈绛,另几人都没有听见。
沈绛拧起眉,眼窝下阴影一片。
“小公子?”孟青山见他站住不走,唤了一声。
沈绛低声道:“走吧。”
言罢,依旧向前走去,只是略有些心事的模样。
*
大雪已经把道路积得厚实,对街的巷子里散落着大片的青砖,那座倒塌下来的高塔压塌了太平院的围墙,又盖上了厚厚的白雪。
孟青山令人掀开了盖在地宫入口的门板,里面飘出来一股浓重的陈腐气息。
等气息散去,沈绛直接就跳了下去,孟青山忙令人跟下来。
这塔底并不宽敞,下来几个人就有些拥挤了。
那些人骨残骸一眼就能看见,围绕着塔基中心的空心大铜柱子外面一圈,被铁索环绕绑缚着。
这些残骸的姿态各自扭曲蜷缩,像是生前的最后时刻遭受了极大的痛苦,枯骨上头还有着如同流水一般古怪的纹理。
“这些……人,好像都是活活被烧死的。”一名飞羽卫同他身边的同伴道。
另一名飞羽卫便点头,“连这些骨头上都还有浓重的焦枯的痕迹,烧死他们的火一定很大。”
沈绛默不作声地看了下四周,渊崖所说的祭坛是在那铜柱最上头,边上还有些残砖摇摇欲坠,若是这塔身不曾倒塌,这地宫下面其实应该是有两层的,上一层是那祭坛所在的地方,下一层才是这些残躯枯骨。
他提气一跃,跳到了铜柱之上,果然见到了渊崖所说的那什么定魂石。
就嵌在圆柱形的火台上正中,这台子上面还有一个圆形的印痕,好像原先应该放着什么东西。他扭头四处看看,果然在祭坛边上的一堆碎砖中看见一个铜火盆,看底部大小,应该就是放置火盆的位置。
沈绛将那火盆捡了回来,放回在了祭坛的台子上。
然后对着这被他重新摆上火盆的祭台仔细打量打量,忽然觉得有些怪异,还有些眼熟……
他站在上头,居高临下,将这地宫上下两层的布局尽收眼底,瞬间恍然大悟,这台子的形状摆设,与苏特王城中光明神殿里那圣火高台几乎一模一样。
看来——
他之前的猜测不错,中原这所谓的天道,与献教的真神有着奇异的联系。
他伸出手,又挪开了那空火盆,小心地向祭坛中间的圆砖缓缓靠过去,在他的手触碰到那圆砖的一瞬间,忽然有一股浓厚的金石相击的声响轰然响起。
伴随着这声响,竟然整块塔基的地面都似晃动了起来,连那些缠在铜柱上的绑缚枯骨的锁链都哗啦哗啦地震响。
“小心!”孟青山骤然大喊。
沈绛立刻把手缩了回来。
然后,一切又重新归于平静。
“怎么回事!”诸人警惕的左顾右盼。
“是滚地龙?”
“不是。”
“像是这下头有什么东西在动。”说话的飞羽卫指指铜柱下方。
因为刚才那一阵震响,将铜柱上其中几具尸骨震得散开了,这些残骨凌乱地掉落在地,显得眼前这副景象越发恐怖诡异,连这几名飞羽卫都觉得有些毛骨悚然。
“别胡说了,下面哪里有什么东西!我方才探过了,下面地底是实心的。”另一人忙道。
还有人也道:“别自己吓唬自己了,应当是这塔根基不牢,之前还没有塌完,这会儿咱们来来去去的把废墟又踩松动了而已。”
“小公子,你没事吧!”孟青山又抬起头看向站在祭坛上方的沈绛,忙问道。
沈绛深吸了口气,道:“没什么。”
他低下头,用两根手指掐着自己的眉心用力敲着按了按,才算回了些神。
方才那一瞬间,仿佛让他回到了沐火仪式时那种的场景,好像他的灵魂霎时都剥体而出,同时耳畔回响起了无数的声音,纷繁杂乱到让人头痛欲裂的程度。
天色阴沉的厉害,大朵的雪花落在他的头发上,肩膀上,也将那定魂石覆盖上了一层浅白的颜色。
他同下面的几人道:“你们先上来吧。”
孟青山便一招呼,诸人立刻跃出了下沉的地宫。
沈绛还站在祭坛边,他将手臂一动,掌心便握着了一枚柳叶刀,他又把薄刃转动了几下,捏住,就向着那圆形的青砖伸去。
“小绛!”不知道何时,萧尹如轻云一般站到了他的身边,捏住了他的手腕。
柳叶刀堪堪停留在圆砖的上方半分之处。
“阿尹。”沈绛晃了晃头。
“你在做什么?”萧尹也盯着那圆形的青砖,问道。
“渊崖说清宁想要这玩意,我想,还是把它拿走的好。”
“这是——?”
沈绛露出思索的神情,“这里整个布局都像是镇压着什么东西的一种阵法,我想这石头应该就是阵眼,不过我不懂,回头我画下来,你叫人送去给我师父看看。”
这地方有着一股叫人极其不适的气场,所有的布局都透着诡异,不是他懂的任何一种法阵。
萧尹却摇了摇头,轻道:“这不重要。”
“我看这东西确实有几分古怪,拿下来看看或许能发现什么,怎么不重要了?”沈绛不解,还抬头看他,道:“你在想什么,怎么一脸心事的样子?”
萧尹看了下四周,雪花密集,很快将那些枯骨都盖上了,渐渐看不清形状,好像在遮掩着什么一般,他眉头蹙紧着道:“小绛,你觉得世上,最为强大的力量是什么?”
沈绛仰头,望着天上洒下的纷纷扬扬的雪,“是天地之力吧,你看这场雪不过下了两天,就已经让人无法承受了。”
萧尹却摇了摇头,道:“不,这雪虽恶,但终究有过去的一日,只有人心多变,一念一力,万念滔天,才令人震撼。”
“啊?”沈绛瞧着他。
萧尹收回他的柳叶刀,放回他的掌心,道:“这场雪,是因为恐惧而来的,天地之力巨大,只是因为恐惧而恐惧而已。”
“恐惧而恐惧?”沈绛带着疑惑重复了一遍,倒并不觉得萧尹是在同他打机锋,只是伸出手摸了下他的额头。
并不热,但看他脸色不太好。
“先回去吧。”
*
城西。
曹府的厅堂中虽温暖如春,但气氛僵硬地比起外面的风雪都还要凛冽寒冷。
“诸位,这雪若是再下上几天,咱们江陵城里,可能就都只剩下些冻死饿死的鬼了。”曹钰坐在主座,手扶着圈椅的扶手,目光一一扫过座中诸人。
“曹公,这是天灾,我等人力有限,亦是无可设法啊。”左首下第一位的一名中年男子道。
“广济公,此言无理,古来天恶地险,难道诸人都只各扫门前雪,那何为天下为公?”曹钰对着这说话的男子道。
此人姓王,与王必俭算是同宗,亦是名声显达之辈,人称江北贤公。
王广济却是叹了口气,“这也是无法之事。”
他又看向其他人,一摊手,愁眉苦脸道:“咱们各家,不过力所能及到一些罢了,难道还能叫老天爷不要再下雪了不成?”
“是啊是啊。”众人各自附和,说些“天公不作美。”“也算是神异难测之事。”“多难多灾之际,可叹可恼啊。”之类的言语。
“曹公,在下倒是有一言。”另有一人忽然出口。
“孙公请说。”曹钰看向他道。
这位孙公便道:“昨日在下见怒雪惊天,想起《大安圣德志》中有言,其中道:‘天命神通,感德而召,曰暴戾,不敬,失德,则显其罪。’当今新朝伊始,可有贤达广召,上达神明呢?”
“孙公请明言。”曹钰道。
孙公起身,扶袖对天略一拜,再道:“历朝数代,都有祭天告地的仪典,这位陛下上位至今,登基大典也办过了,怎么就不曾听闻有封告天地之举呢?就算我等名望简薄,但像曹公、王公诸位大族世家,也当有旌扬宗祠表文传下才是。”
诸世族家谱族谱大多可上溯神皇时期,其中显赫之辈,或曰大神大明,或曰至圣至贤,已然飞升为各方神主,定震诸位,但有天子祭告上天的典仪,照例是要同样加封各方圣祖仙师,赐显达名号,以为敬崇之意。
“这倒是要紧之事,所谓尊贤敬道,天子之礼。”有人忙点头称是,“君贤臣恭,才是太平盛世之像。”
曹钰眉头略跳了几下,想起萧尹之言,这些腐儒只会侃侃而谈,让他们做点实事,不是缩头回去,就是引经据典,一句话都说不到正经地方。
还真是一点都不错。
孟青山应了是,然后又道:“小公子,那楚信怕是不大好找的。”
沈绛知道,萧尹两年前就到处张贴过楚信的画像,他不会那么轻易的现身的。
一阵穿堂而过的寒风呼啸而过,沈绛偏了偏脸,雪粒刮着他的肌肤过去,痛得细碎又冰冷,他划拉几下凌乱的头发,道:“我去那太平塔下头看看去。”
孟青山便招呼了几个人跟上。
几人刚从墙边的甬道走到外衙门口,迎面从角门处出来一个人,是浑身还凝着污血的倾檀,他本低头走路,欲回后衙的厢房去看望妻儿,但一抬头,便见到沈绛几人。
“倾庄主。”孟青山首先招呼了一声。
这甬道狭窄,沈绛便侧身让了让,还同倾檀略点了下头,当做招呼。
倾檀却扫了他一眼,面色冷淡,从他面前经过之时,顿了下脚步,低声说了句话,便晃着衣袍依旧离去。
这句话声音极低,除了沈绛,另几人都没有听见。
沈绛拧起眉,眼窝下阴影一片。
“小公子?”孟青山见他站住不走,唤了一声。
沈绛低声道:“走吧。”
言罢,依旧向前走去,只是略有些心事的模样。
*
大雪已经把道路积得厚实,对街的巷子里散落着大片的青砖,那座倒塌下来的高塔压塌了太平院的围墙,又盖上了厚厚的白雪。
孟青山令人掀开了盖在地宫入口的门板,里面飘出来一股浓重的陈腐气息。
等气息散去,沈绛直接就跳了下去,孟青山忙令人跟下来。
这塔底并不宽敞,下来几个人就有些拥挤了。
那些人骨残骸一眼就能看见,围绕着塔基中心的空心大铜柱子外面一圈,被铁索环绕绑缚着。
这些残骸的姿态各自扭曲蜷缩,像是生前的最后时刻遭受了极大的痛苦,枯骨上头还有着如同流水一般古怪的纹理。
“这些……人,好像都是活活被烧死的。”一名飞羽卫同他身边的同伴道。
另一名飞羽卫便点头,“连这些骨头上都还有浓重的焦枯的痕迹,烧死他们的火一定很大。”
沈绛默不作声地看了下四周,渊崖所说的祭坛是在那铜柱最上头,边上还有些残砖摇摇欲坠,若是这塔身不曾倒塌,这地宫下面其实应该是有两层的,上一层是那祭坛所在的地方,下一层才是这些残躯枯骨。
他提气一跃,跳到了铜柱之上,果然见到了渊崖所说的那什么定魂石。
就嵌在圆柱形的火台上正中,这台子上面还有一个圆形的印痕,好像原先应该放着什么东西。他扭头四处看看,果然在祭坛边上的一堆碎砖中看见一个铜火盆,看底部大小,应该就是放置火盆的位置。
沈绛将那火盆捡了回来,放回在了祭坛的台子上。
然后对着这被他重新摆上火盆的祭台仔细打量打量,忽然觉得有些怪异,还有些眼熟……
他站在上头,居高临下,将这地宫上下两层的布局尽收眼底,瞬间恍然大悟,这台子的形状摆设,与苏特王城中光明神殿里那圣火高台几乎一模一样。
看来——
他之前的猜测不错,中原这所谓的天道,与献教的真神有着奇异的联系。
他伸出手,又挪开了那空火盆,小心地向祭坛中间的圆砖缓缓靠过去,在他的手触碰到那圆砖的一瞬间,忽然有一股浓厚的金石相击的声响轰然响起。
伴随着这声响,竟然整块塔基的地面都似晃动了起来,连那些缠在铜柱上的绑缚枯骨的锁链都哗啦哗啦地震响。
“小心!”孟青山骤然大喊。
沈绛立刻把手缩了回来。
然后,一切又重新归于平静。
“怎么回事!”诸人警惕的左顾右盼。
“是滚地龙?”
“不是。”
“像是这下头有什么东西在动。”说话的飞羽卫指指铜柱下方。
因为刚才那一阵震响,将铜柱上其中几具尸骨震得散开了,这些残骨凌乱地掉落在地,显得眼前这副景象越发恐怖诡异,连这几名飞羽卫都觉得有些毛骨悚然。
“别胡说了,下面哪里有什么东西!我方才探过了,下面地底是实心的。”另一人忙道。
还有人也道:“别自己吓唬自己了,应当是这塔根基不牢,之前还没有塌完,这会儿咱们来来去去的把废墟又踩松动了而已。”
“小公子,你没事吧!”孟青山又抬起头看向站在祭坛上方的沈绛,忙问道。
沈绛深吸了口气,道:“没什么。”
他低下头,用两根手指掐着自己的眉心用力敲着按了按,才算回了些神。
方才那一瞬间,仿佛让他回到了沐火仪式时那种的场景,好像他的灵魂霎时都剥体而出,同时耳畔回响起了无数的声音,纷繁杂乱到让人头痛欲裂的程度。
天色阴沉的厉害,大朵的雪花落在他的头发上,肩膀上,也将那定魂石覆盖上了一层浅白的颜色。
他同下面的几人道:“你们先上来吧。”
孟青山便一招呼,诸人立刻跃出了下沉的地宫。
沈绛还站在祭坛边,他将手臂一动,掌心便握着了一枚柳叶刀,他又把薄刃转动了几下,捏住,就向着那圆形的青砖伸去。
“小绛!”不知道何时,萧尹如轻云一般站到了他的身边,捏住了他的手腕。
柳叶刀堪堪停留在圆砖的上方半分之处。
“阿尹。”沈绛晃了晃头。
“你在做什么?”萧尹也盯着那圆形的青砖,问道。
“渊崖说清宁想要这玩意,我想,还是把它拿走的好。”
“这是——?”
沈绛露出思索的神情,“这里整个布局都像是镇压着什么东西的一种阵法,我想这石头应该就是阵眼,不过我不懂,回头我画下来,你叫人送去给我师父看看。”
这地方有着一股叫人极其不适的气场,所有的布局都透着诡异,不是他懂的任何一种法阵。
萧尹却摇了摇头,轻道:“这不重要。”
“我看这东西确实有几分古怪,拿下来看看或许能发现什么,怎么不重要了?”沈绛不解,还抬头看他,道:“你在想什么,怎么一脸心事的样子?”
萧尹看了下四周,雪花密集,很快将那些枯骨都盖上了,渐渐看不清形状,好像在遮掩着什么一般,他眉头蹙紧着道:“小绛,你觉得世上,最为强大的力量是什么?”
沈绛仰头,望着天上洒下的纷纷扬扬的雪,“是天地之力吧,你看这场雪不过下了两天,就已经让人无法承受了。”
萧尹却摇了摇头,道:“不,这雪虽恶,但终究有过去的一日,只有人心多变,一念一力,万念滔天,才令人震撼。”
“啊?”沈绛瞧着他。
萧尹收回他的柳叶刀,放回他的掌心,道:“这场雪,是因为恐惧而来的,天地之力巨大,只是因为恐惧而恐惧而已。”
“恐惧而恐惧?”沈绛带着疑惑重复了一遍,倒并不觉得萧尹是在同他打机锋,只是伸出手摸了下他的额头。
并不热,但看他脸色不太好。
“先回去吧。”
*
城西。
曹府的厅堂中虽温暖如春,但气氛僵硬地比起外面的风雪都还要凛冽寒冷。
“诸位,这雪若是再下上几天,咱们江陵城里,可能就都只剩下些冻死饿死的鬼了。”曹钰坐在主座,手扶着圈椅的扶手,目光一一扫过座中诸人。
“曹公,这是天灾,我等人力有限,亦是无可设法啊。”左首下第一位的一名中年男子道。
“广济公,此言无理,古来天恶地险,难道诸人都只各扫门前雪,那何为天下为公?”曹钰对着这说话的男子道。
此人姓王,与王必俭算是同宗,亦是名声显达之辈,人称江北贤公。
王广济却是叹了口气,“这也是无法之事。”
他又看向其他人,一摊手,愁眉苦脸道:“咱们各家,不过力所能及到一些罢了,难道还能叫老天爷不要再下雪了不成?”
“是啊是啊。”众人各自附和,说些“天公不作美。”“也算是神异难测之事。”“多难多灾之际,可叹可恼啊。”之类的言语。
“曹公,在下倒是有一言。”另有一人忽然出口。
“孙公请说。”曹钰看向他道。
这位孙公便道:“昨日在下见怒雪惊天,想起《大安圣德志》中有言,其中道:‘天命神通,感德而召,曰暴戾,不敬,失德,则显其罪。’当今新朝伊始,可有贤达广召,上达神明呢?”
“孙公请明言。”曹钰道。
孙公起身,扶袖对天略一拜,再道:“历朝数代,都有祭天告地的仪典,这位陛下上位至今,登基大典也办过了,怎么就不曾听闻有封告天地之举呢?就算我等名望简薄,但像曹公、王公诸位大族世家,也当有旌扬宗祠表文传下才是。”
诸世族家谱族谱大多可上溯神皇时期,其中显赫之辈,或曰大神大明,或曰至圣至贤,已然飞升为各方神主,定震诸位,但有天子祭告上天的典仪,照例是要同样加封各方圣祖仙师,赐显达名号,以为敬崇之意。
“这倒是要紧之事,所谓尊贤敬道,天子之礼。”有人忙点头称是,“君贤臣恭,才是太平盛世之像。”
曹钰眉头略跳了几下,想起萧尹之言,这些腐儒只会侃侃而谈,让他们做点实事,不是缩头回去,就是引经据典,一句话都说不到正经地方。
还真是一点都不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