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章 苦海无边
乾隆四十五年七月,西藏六世**罗桑华丹益希不远万里来到热河为乾隆皇帝贺寿,入住由和坤奉旨在热河督建的须弥福寿庙。
由于和坤精通藏文,乾隆命他全权负责**额尔德尼的接待事宜。在热河行宫初见**时,和坤就感到这位佛法高深的喇嘛对自己有一种特殊的关注。只是由于万寿节在即,和坤终日忙于安排筹备祝寿典仪,而**也要准备觐见乾隆皇帝,两人从此再无机会见面深谈。
八月初三,乾隆皇帝七旬万寿节,于热河行宫内的澹泊敬诚殿举行了盛大的庆贺仪式。六世**与王、公、大臣及蒙古王、贝勒、贝子、额驸、台吉等同向乾隆皇帝贺七旬大寿。
八月底,六世**赴京,居北京黄寺,于雍和宫及黄寺等处讲经说法。
十一月初,六世**突染天花,于黄寺圆寂,年四十三岁。乾隆皇帝命人在黄寺内用赤金制作**肖像一尊,又赐赤金七千两造金塔一座,以供佛身,并亲临致祭。
和坤陪伴圣驾来到黄寺,想起热河初见时,**曾称他为有缘之人,谁料一别如斯,昔人已逝,今生竟已无缘再见。他心中犹自感叹**的早逝,一位**座前的弟子将一封**的留书交给了他。
这封书信是用藏文写的,只有寥寥几句,说的皆是佛语:
“莲花生大师说,我从未离弃信仰我的人,或甚至不信我的人,虽然他们看不见我,我的孩子们,将会永远受到我慈悲心的护持。”
和坤明白,这位有着大智慧的喇嘛应该是已经看出他的来龙去脉,更清楚这一切的因果业报,可是**大师并没有对他说出任何劝诫之语,只是以一颗慈悲心来包容和感化他。
“苦海无边,回头是岸”,和坤心中暗自叹息,“明知往前一步可能就是血池地狱,我也不会回头了。佛祖的慈悲心,拯救不了他和我情孽牵缠的人生。若是能够放下,我又何至于逆天而行,将自己逼上绝路?如果大慈大悲的佛祖能够原谅我这个执迷不悟的人,就请保佑我,让他今生断了对我的执念,也让他以后的生生世世都能拥有至福。”
一场声势浩大花费靡巨的祝寿礼,使原本空虚的国库更是雪上加霜。内务府告急,皇上没钱花了。无奈之下,和坤只好想方设法地填补亏空,决不能让这种有损盛世明君形象的事情曝露出来,并继续恶化下去。
除了督促地方官员、各地富商们加紧捐贡,苦思冥想之后,和珅决定借鉴前朝收取“赎罪银”的做法,发明了一套匪夷所思的“议罪银”制度,也就是让官员们预先交纳罚银,赎自己还没犯或者还没被发现的罪。
此法一出,竟有许多人赞成拥护,纷纷交钱,结果仅一年多的时间里,内务府就实现了扭亏为盈。皇上的内库充实了,和坤也毫不犹豫地开始将属于皇上的一部分钱不断装进自己的荷包。
乾隆对这个能给他赚钱的“议罪银”制度当然是赞赏有加,反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,这天下的财富本就属于爱新觉罗家,再说此法只是从官商富户手中捞钱,并没有伤及普通百姓。其实以他多年为帝博通今古的智慧,怎会看不透此法无形中助长了官员贪腐的深远危害呢?可是巨大的眼前利益加上他作为一个盛世帝王的强烈自信,使他不愿相信自己统治下的强大帝国会因此而走向衰败。
既然和坤如此精通理财,乾隆索性将户部三库都交给他管理,而且还不断地给这个自己宠信的能臣加官进爵,至乾隆四十八年(公元1783年),和坤已升为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,身兼理藩院尚书、兵部尚书及户部尚书,并且任国史馆正总裁,成为一位大权在握的朝廷重臣,而这一年,他仅有三十三岁。
和坤十分清楚自己目前的处境,表面上的位高权重,其实藏在背后的就是极度的凶险。皇上将他放在如此炙手可热的位置,宠信嘉勉之意有之,观察考量之心亦有之。
这几年,自己一直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地谨慎从事,却仍不免偶有失误之处。乾隆四十七年(公元1782年)二月,就曾因受贿徇私而被降三级留任,虽然事过不久又重获重用,但由此已可看出圣心难测。
和坤此时并不想让乾隆知道自己的贪腐行为,因为随着权力越来越大,他接触管理的国事也越来越多,也就越来越清楚这个所谓的盛世王朝的窘迫现状。
因历年来边境上战乱频发,朝廷多次出兵征讨,从乾隆初年的贵州苗疆叛乱、十二年的一征金川、十五年平定西藏叛乱、二十四年攻占新疆到三十一年又二征金川,连年征战致使国库空虚,入不敷出。
而作为盛世帝王,乾隆已习惯了挥金如土奢华无度的生活,不断地大兴土木,再加上几次下江南,办万寿节等,真可谓花钱如流水,这才逼得和坤不得不想出“议罪银”这种不是办法的办法,来替皇上填补亏空。
如今虽然钱是有了,可再多的钱也禁不住皇上的肆意挥霍。于是和坤决定,由自己来替皇上保管一部分钱,同时还要为皇上不断开辟财源,尽量满足他摆排场、讲气派的虚荣心。这样一来,他就需要皇上的信任和放权,所以他现在必须要做皇上眼里的忠臣和能臣。
既做忠臣又做贪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和坤一直处心积虑地在皇上面前隐藏自己的想法,但仍不免在皇上给他的儿子指婚之时,因未能掩饰住心中的恐惧而露出了端倪,被皇上发觉到他可能已生了异心。
和坤也猜到皇上已对自己起了疑心,他只能更加倍地谨慎从事,尽量将每一次贪黩都做得滴水不漏,将每一笔贿银都处理得不落痕迹。同时,在政事上,他也更加兢兢业业,真可谓殚精竭虑鞠躬尽瘁,甚至作为钦差大臣亲自带兵去甘肃前线,指挥镇压回教苏四十三的叛乱。
就在和坤认为皇上已渐渐去了对自己的疑心,让他可以放手施为之时,皇上又做出了一个心血来潮的决定——第六次下江南。
听到皇上说要他伴驾一同去江南巡视时,和坤的心里一时间百感交集。看来他又要再一次不择手段地为皇上这次江南之行大举筹钱,还要负责安排好皇上的全部行程,不过这些事情并不是他心生感慨的真正原因。
江南吗?
“江南可采莲,莲叶何田田,鱼戏莲叶间。 鱼戏莲叶东, 鱼戏莲叶西, 鱼戏莲叶南, 鱼戏莲叶北。”
一阵似有若无的歌声从耳畔飘过,和坤的面上露出一抹若有所思的笑容。
由于和坤精通藏文,乾隆命他全权负责**额尔德尼的接待事宜。在热河行宫初见**时,和坤就感到这位佛法高深的喇嘛对自己有一种特殊的关注。只是由于万寿节在即,和坤终日忙于安排筹备祝寿典仪,而**也要准备觐见乾隆皇帝,两人从此再无机会见面深谈。
八月初三,乾隆皇帝七旬万寿节,于热河行宫内的澹泊敬诚殿举行了盛大的庆贺仪式。六世**与王、公、大臣及蒙古王、贝勒、贝子、额驸、台吉等同向乾隆皇帝贺七旬大寿。
八月底,六世**赴京,居北京黄寺,于雍和宫及黄寺等处讲经说法。
十一月初,六世**突染天花,于黄寺圆寂,年四十三岁。乾隆皇帝命人在黄寺内用赤金制作**肖像一尊,又赐赤金七千两造金塔一座,以供佛身,并亲临致祭。
和坤陪伴圣驾来到黄寺,想起热河初见时,**曾称他为有缘之人,谁料一别如斯,昔人已逝,今生竟已无缘再见。他心中犹自感叹**的早逝,一位**座前的弟子将一封**的留书交给了他。
这封书信是用藏文写的,只有寥寥几句,说的皆是佛语:
“莲花生大师说,我从未离弃信仰我的人,或甚至不信我的人,虽然他们看不见我,我的孩子们,将会永远受到我慈悲心的护持。”
和坤明白,这位有着大智慧的喇嘛应该是已经看出他的来龙去脉,更清楚这一切的因果业报,可是**大师并没有对他说出任何劝诫之语,只是以一颗慈悲心来包容和感化他。
“苦海无边,回头是岸”,和坤心中暗自叹息,“明知往前一步可能就是血池地狱,我也不会回头了。佛祖的慈悲心,拯救不了他和我情孽牵缠的人生。若是能够放下,我又何至于逆天而行,将自己逼上绝路?如果大慈大悲的佛祖能够原谅我这个执迷不悟的人,就请保佑我,让他今生断了对我的执念,也让他以后的生生世世都能拥有至福。”
一场声势浩大花费靡巨的祝寿礼,使原本空虚的国库更是雪上加霜。内务府告急,皇上没钱花了。无奈之下,和坤只好想方设法地填补亏空,决不能让这种有损盛世明君形象的事情曝露出来,并继续恶化下去。
除了督促地方官员、各地富商们加紧捐贡,苦思冥想之后,和珅决定借鉴前朝收取“赎罪银”的做法,发明了一套匪夷所思的“议罪银”制度,也就是让官员们预先交纳罚银,赎自己还没犯或者还没被发现的罪。
此法一出,竟有许多人赞成拥护,纷纷交钱,结果仅一年多的时间里,内务府就实现了扭亏为盈。皇上的内库充实了,和坤也毫不犹豫地开始将属于皇上的一部分钱不断装进自己的荷包。
乾隆对这个能给他赚钱的“议罪银”制度当然是赞赏有加,反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,这天下的财富本就属于爱新觉罗家,再说此法只是从官商富户手中捞钱,并没有伤及普通百姓。其实以他多年为帝博通今古的智慧,怎会看不透此法无形中助长了官员贪腐的深远危害呢?可是巨大的眼前利益加上他作为一个盛世帝王的强烈自信,使他不愿相信自己统治下的强大帝国会因此而走向衰败。
既然和坤如此精通理财,乾隆索性将户部三库都交给他管理,而且还不断地给这个自己宠信的能臣加官进爵,至乾隆四十八年(公元1783年),和坤已升为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,身兼理藩院尚书、兵部尚书及户部尚书,并且任国史馆正总裁,成为一位大权在握的朝廷重臣,而这一年,他仅有三十三岁。
和坤十分清楚自己目前的处境,表面上的位高权重,其实藏在背后的就是极度的凶险。皇上将他放在如此炙手可热的位置,宠信嘉勉之意有之,观察考量之心亦有之。
这几年,自己一直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地谨慎从事,却仍不免偶有失误之处。乾隆四十七年(公元1782年)二月,就曾因受贿徇私而被降三级留任,虽然事过不久又重获重用,但由此已可看出圣心难测。
和坤此时并不想让乾隆知道自己的贪腐行为,因为随着权力越来越大,他接触管理的国事也越来越多,也就越来越清楚这个所谓的盛世王朝的窘迫现状。
因历年来边境上战乱频发,朝廷多次出兵征讨,从乾隆初年的贵州苗疆叛乱、十二年的一征金川、十五年平定西藏叛乱、二十四年攻占新疆到三十一年又二征金川,连年征战致使国库空虚,入不敷出。
而作为盛世帝王,乾隆已习惯了挥金如土奢华无度的生活,不断地大兴土木,再加上几次下江南,办万寿节等,真可谓花钱如流水,这才逼得和坤不得不想出“议罪银”这种不是办法的办法,来替皇上填补亏空。
如今虽然钱是有了,可再多的钱也禁不住皇上的肆意挥霍。于是和坤决定,由自己来替皇上保管一部分钱,同时还要为皇上不断开辟财源,尽量满足他摆排场、讲气派的虚荣心。这样一来,他就需要皇上的信任和放权,所以他现在必须要做皇上眼里的忠臣和能臣。
既做忠臣又做贪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和坤一直处心积虑地在皇上面前隐藏自己的想法,但仍不免在皇上给他的儿子指婚之时,因未能掩饰住心中的恐惧而露出了端倪,被皇上发觉到他可能已生了异心。
和坤也猜到皇上已对自己起了疑心,他只能更加倍地谨慎从事,尽量将每一次贪黩都做得滴水不漏,将每一笔贿银都处理得不落痕迹。同时,在政事上,他也更加兢兢业业,真可谓殚精竭虑鞠躬尽瘁,甚至作为钦差大臣亲自带兵去甘肃前线,指挥镇压回教苏四十三的叛乱。
就在和坤认为皇上已渐渐去了对自己的疑心,让他可以放手施为之时,皇上又做出了一个心血来潮的决定——第六次下江南。
听到皇上说要他伴驾一同去江南巡视时,和坤的心里一时间百感交集。看来他又要再一次不择手段地为皇上这次江南之行大举筹钱,还要负责安排好皇上的全部行程,不过这些事情并不是他心生感慨的真正原因。
江南吗?
“江南可采莲,莲叶何田田,鱼戏莲叶间。 鱼戏莲叶东, 鱼戏莲叶西, 鱼戏莲叶南, 鱼戏莲叶北。”
一阵似有若无的歌声从耳畔飘过,和坤的面上露出一抹若有所思的笑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