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章 两个乞丐写诗
  贾里玉睁开眼睛的时候,白龙和水幕都已经消失不见,而自己正衣衫褴褛地坐在一条街道边上,侧边放了一根木棒,面前摆着一只豁了口的瓷碗。
  不用多问,这个造型和装备已经将自己在射雕世界的身份展示的很清楚,即始终稳居江湖门派五百强的丐帮的新晋成员,也就是乞丐。
  贾里玉心里嘀咕道:“被安排和黄蓉一样的造型出场,是为了方便自己结识靖蓉二人吗?”
  默默吐槽了一句,开始左右张望,这是一座典型的古代大城市,街道人烟稠密,商业繁荣,和现代都市的步行街相比,是完全不同的一种的氛围。
  贾里玉虽然常见他人乞讨,但自己没有任何相关工作经验,更兼心中排斥,在这枯坐,必然难有建树。于是他撇了木棍和瓷碗,起身离去,走在街道上,行人下意识地与他避让,这一点倒和现代城市相仿。
  贾里玉信步而走,心中筹思着结识郭靖黄蓉的办法,这次任务的关键就是和这对武侠史上最著名的CP结交,认识郭靖,可以跟他学马钰传他的全真内功。认识黄蓉,可以见到洪七公,跟他学逍遥游拳法,甚至还能蹭几掌降龙十八掌。
  正想得入神,忽然一阵香气扑鼻而来,贾里玉驻足张望,发现自己来到一家馒头铺之前,那香气正是从新出锅的馒头蒸笼里传出来的。
  贾里玉闻得腹中饥饿,盯着馒头蒸笼看了一会,那馒头铺老板忙挥手斥道:“臭要饭的看什么看,快走开。”
  贾里玉肚里觉得饥饿,心中觉得新鲜,客客气气地说道:“老板你误会了,我不是要跟你讨馒头,我是要与你做工来换馒头。”
  那馒头铺老板满脸嫌弃,怒道:“你个臭要饭的快快走开,谁要雇你做工,耽误我卖馒头,别怪我动粗。”
  贾里玉道:“如果你硬要喊我要饭的,请不要在前面加个’臭’字,其实我乃是丐帮弟子。”
  馒头铺老板像看着傻瓜一样地看着贾里玉,然后叫道:“阿力、阿春!”话音甫落,两个伙计走了过来,贾里玉忙边摆手边走开:“误会,误会,纯属误会,告辞。”
  贾里玉快步走开,听到那个馒头铺老板嘴里还在骂骂咧咧:“一个臭要饭的,还丐帮弟子,当我是猪头吗,我精得跟猴似的……”
  这就是贾里玉和古代人第一次真人交流的全过程,虽然经过和结果都不尽如人意,但是他心里却大感新鲜有趣,好像第一次用英文和老外对话一般。
  又走了一段距离,腹内已是咕咕作响,抗议声大作,贾里玉正想着要不要换一套衣服,改个造型,忽然迎面走来一个手持木棒的乞丐,那乞丐行色匆匆,和贾里玉擦肩而过时,在他耳边低声说了一句:“李长老传令,今日傍晚,黑松林相聚。”
  贾里玉转头看时,那乞丐已经走出十几米远,显是身上有功夫的。
  “黑松林?”贾里玉回忆了一下剧情,实在没有黑松林的印象,只隐约记得黄蓉倒吊黄河四鬼好像是在哪片树林。
  “还是先填饱肚子是正经。”贾里玉东张西望,寻找吃饭的地方,这时恰好看到左面街道转出来几个书生,指指点点的议论着什么,贾里玉隐约听到什么“附庸风雅”、“贻笑大方”的话,一时好奇,就跟了上去。
  几个书生兜兜转转,离了街道,一路朝北而去,走了大约两里路,一条大河横断了去路,河边聚着一群文人,似乎在举办诗友会。
  “风、月都已经满了,雪、花还各差一首,诸位贤友切莫过于谦让,有了好诗好句,尽情施展,可别藏着掖着啊。”一位身材微胖的中年男子抱拳笑道。
  “今日实在是才尽于此,这两题就由老郑你自己来补上吧。”另外一个头戴东坡巾的儒生谦逊说道,其他人也是纷纷附和。
  站在旁边不远处的贾里玉看到这一幕,心知肚明这是其他人有意要捧那个老郑,所以才故意推脱“才尽”,这么说来,中国文坛的吹捧之风果然是由来已久。
  “这两题有什么难的,我就可以写。”正当众文人互相推让之际,一道不和谐的声音忽然响起来,众人循声望去,看到不远处站着一个身材瘦削的少年,那少年头上歪戴着一顶破皮帽,脸上手上全是黑煤炭,正满不在乎地看着几位作诗的文人。
  少年虽然一身黑不溜秋,但贾里玉却看得眼前一亮。
  “哪来的小乞丐,如此大言不惭?”一位手持扇子的文人斥责道。
  那少年道:“是不是大言不惭,总要写过才知道。”
  手持扇子的文人还要说话,老郑摆手道:“易简莫要动怒,所谓才子不问出身,让他写来就是。”
  扇子文人微微拱手,斜眼看向那少年,道:“你既说自己能写,上前来写吧。”
  那少年道:“我若写出来,可有什么好处,不然不是白给你们看好诗。”
  易简扇子一合,眉头微皱,正要发作,老郑接道:“倘若小兄弟写出令我等心服口服的诗,我有五两白银相赠。”
  那少年听到“五两白银”摇头地笑了笑,道:“五两就五两吧。”神情言语中颇不以为然,看得一众文人直骂“无礼”,那少年也不理会他们,径自走到桌前,伸出脏手拿起一支狼毫,挥笔写道:桃花影里飞神剑,碧海潮生按玉箫。狂笑当歌自陶情,兰花弹指红颜老。
  “好诗!”老郑看到第二句就拊掌叫好,等少年写完,又赞了一句:“好字!”
  其他文人闻言,也纷纷凑上前去观看,看到纸上那四行娟秀、精致的桃花小楷,也忍不住暗暗喝彩。
  “第一句落英神剑掌,第二句碧海潮生曲,第四句兰花拂穴手,没错了,就是她!”看到这首诗的贾里玉最终确认了那个少年的身份,心里既激动又惊喜。
  这时听到那个老郑说:“诗是好诗,字也是好字,我无话可说,这就将银子奉上。”不料那少年道:“你既识得好诗好字,银子我也不要啦。”说着转身就走。
  贾里玉当下也不再犹豫,猛然拍手道:“好诗!文武兼备,真是好诗!”
  两句突兀的叫好瞬间吸引了场间众人的目光,看到贾里玉的装扮,有人不免嘀咕一声:“又来一个乞丐?”
  戴着皮帽的少年刚走两步,听到贾里玉的声音,忽然止步,回头看着他,双眸隐有好奇之色:“他怎么看出的文武兼备?”
  贾里玉上前一步,歉然道:“因为突然看到好诗,一时没忍住喝彩,扰了大家的雅兴,请勿见怪。”
  有人接道:“你一个小乞丐也懂诗?”话刚落音,忽然意识到刚才那个小乞丐就写了一首好诗,脸上一红,低头不语。
  贾里玉也没有针锋相对,笑着说:“读过几年书,略懂一点。”
  刚才斥骂皮帽少年的易简摇扇道:“莫非你也要来写一首?”
  贾里玉有心吸引那皮帽少年的注意,道:“倘若方便,我也可以粗作一首,共襄盛举。”
  易简有前车之鉴,嘿了一声,不知道如何接话,老郑道:“今日诗会,能遇到两位小兄弟,恐怕也是缘分,现在风花雪月四题,只有‘雪’字一题还没有诗,你就作了这一题如何?”
  看了先前那个小乞丐的桃花诗之后,老郑心里已经在怀疑这是有高人在幕后指点,叫人来砸场,以阻止自己立名。倘若反应太过激烈,说不定对方会使出其他手段,让自己这一众文友更加下不来台,因此不如顺水推舟,以不变应万变。
  果然,老郑发出邀请之后,那个少年也没有客气,提笔在“雪”字下面勾了一笔,注《咏雪》,然后落笔写道:“一片两片三四片,五片六片七八片。”
  这两句诗一出笔,场间顿时大哗:
  “这算什么诗,这分明是在数数,简直荒谬!”
  “哪里来的妄人,莫不是来碰五两银子的运气?”
  “快走快走,别在这捣乱了。”
  ……
  尽管骂声四起,那少年却岿然不动,继续运笔往下写:“九片十片片片飞,飞入芦花皆不见。”
  “咦,这最后两句……”老郑的声音陡然响起,一定程度抑制了其他人的责骂声,等到更多人看到最后两句,先前的一片骂声已经完全止住,有人甚至忍不住赞了一句:“转得好啊。”
  老郑道:“若无前两句之俗,不见后两句之雅,诗为咏雪,全篇不见一个雪字,意境却跃然纸上,端的是好诗。”
  其他人听到老郑的点评,纷纷点头赞同,彼此间也有交头接耳,交换对这首诗的看法,贾里玉正准备开口要银子,转头看到那个皮帽少年展颜一笑,然后转身离去,来不及跟老郑说话,赶紧快步追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