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3章(捉个虫)
==第一百零三章==
这趟去宁国公府, 除了瑶娘和小宝, 还有晋王妃, 徐侧妃和柳侧妃却是不去的。
晋王妃乃是晋王正妻, 晋王阖家回京, 理所当然要去拜见外祖。若是晋王不去, 自然需得晋王妃去。而瑶娘去, 则因为她是小宝的亲娘,晋王有后,理所应当带着曾外孙去拜见曾外祖父。
宁国公府位于铁狮子胡同, 在内城的东北角,距离晋王府没多远。坐车走了一刻钟的时间,就到地方了。
宁国公府的门庭拥有属于国公府的气派, 却是有些清冷。瑶娘等人到时, 大门依旧紧闭着,直到有人去敲了门, 东脚门才从里面打开。
从里面迎出来一些人, 领头的是个管家模样的人。
不过这管家却有些怪异, 不但脸上有道三寸来长的疤, 走路也一瘸一拐的。
“公爷和夫人都在里面等着, 二老爷和二夫人还有大夫人都在。”
晋王妃脸上带着矜持的笑,点点头, 便带着人往里去了。
一路行来,更觉这府里冷清, 路上没见着几个下人。瑶娘虽是出身小门小户, 但也知道这种情况对一个国公府来说,实属罕见。
想起晋王昨儿怪怪的口气,她心想莫是这其中有什么事。
到了正院‘静心居’,庭院甚是阔朗,迎面是一排五间上房。廊下站着四个身穿绿色比甲的丫头,俱是低头屏息垂手侍立。等到众人近前,便有一人进去通报,而另三个先是曲膝行礼,之后便拥了上来,口里说着公爷夫人等候多时了,一面将众人往里引去。
堂中坐着几个人。
首位上坐的正是宁国公和宁国公夫人。
宁国公须发皆白,但面目刚毅,看得出年轻的时候是个铁血般的人物。就是现在人上了年纪,皮肉都有些松弛,但双目依旧炯炯有神,老当益壮。
而宁国公夫人同样岁数不小了,满头银丝,带着佛头青镶祖母绿的抹额,耳朵上同样戴的是祖母绿的耳坠。一身石青色万字不断头团花褙子,雪青色的马面裙。圆脸细目,虽是满脸褶纹,但脸上皮肤却白皙细腻,看得出是个和善的老人。
左手下方坐着一对中年夫妇,男子大约有三十多岁的模样,穿灰色直裰,浓眉虎目,狮鼻阔口,眸光内敛。看容貌和宁国公像了七成,更像是年纪时候的宁国公。
而他身边坐着的那个妇人,明显是他的妻子,生得丰肌如雪,秀眉细目,穿一身姜黄色妆花褙子,体面但却素净。
倒是坐着他们对面的一个四十多岁圆胖妇人,打扮十分扎眼。穿着遍地金妆花褙子,靛蓝马面裙,头上插着全套的赤金镶红宝头面,一副富贵之气迎面扑来。
其实这妇人打扮并不突兀,恰恰合了这国公府的身份,只是一屋子人中就她打扮鲜亮,也因此让人一眼过去就看见了她。
瑶娘心里想着,这大抵就是晋王的外祖父外祖母,以及二舅、二舅母,和寡居的大舅母了。
今日早起时,晋王就与她说了宁国公府大概的情况,但只是简言几句,并未多做阐述。
果然,晋王妃在前头领着她行礼时,口中是这般称呼着。
“赶紧起来,不要拜,这么大月份了,别屈着肚里的孩子了。”轮到瑶娘行礼时,宁国公夫人伸手就要去扶她。
沈二夫人面上闪过一抹尴尬,忙走上前去:“当拜当拜,拜爹娘就行了。至于我和你二舅就省了,就当是我们替娘给心疼了。”
她一面说,一面向宁国公夫人使眼色,宁国公夫人这才反应过来,前面晋王妃都拜了,如今一个小小的侍妾不让拜,不是摆明了区别对待。
也是宁国公夫人早年一直在边关,寻常也没有这般注意规矩什么的,她只是单纯想着瑶娘月份不小了,话才会脱口而出。
说话间,瑶娘已经拜了下去。不光拜了宁国公和宁国公夫人,也顺势拜了沈二爷和沈二夫人。因为沈大夫人一直坐在边上,而沈二夫人站了起来,所以是最后拜沈大夫人的。
沈大夫人四平八稳地受了这一礼,待瑶娘直起身时,才挑眉道:“这就对了,不能说长辈不让你行礼,就心安理得的当做没这回事。”
说完,又笑盈盈的去对宁国公夫人道:“娘,您也是,燕茹都拜了,你不让她拜。总不能一个没怀上,一个怀上了,就这么区别对待吧。”
这话说得就有些尴尬了,也不知这沈大夫人是怎么想的,这种话竟然拿出来说。
宁国公夫人被臊得老脸通红,想说什么,欲言又止。
沈二夫人忙在旁边打圆场:“大嫂,娘就是见瑶娘月份大了,怕她动了胎气。”又对晋王妃解释:“燕茹,你可千万别误会。”
可这种情况本就尴尬,根本不是一句两句话能缓解的。
瑶娘也十分尴尬,有一种众矢之的的错觉。
幸好沈大夫人未再语出惊人,又有沈二夫人从中打圆场,而晋王妃也未表示有任何介怀的样子,这茬才算是过了。
沈二夫人把小宝接了过来,凑到宁国公夫人身边给她看:“娘,您看长得多像殿下小时候?”
宁国公夫人上了年纪,身子骨倒是康健,就是眼睛有些不行了。她看了好一会儿,才看清了,眼睛顿时红了起来,嘴里喃喃着:“像,真像!”
与其说小宝像晋王,不如说更像德妃,像宁国公夫人唯一的掌上明珠德妃沈鸾。
宁国公夫人一生只诞下两子一女,老大战死,而沈鸾更是命苦,年纪轻轻就没了,如今只剩了最小的沈二爷。
想起往事,宁国公夫人就呜呜哭了起来。而一直没说话的宁国公,皱眉看了她一眼,粗着嗓子道:“哭什么!”
最后才添了句,“眼睛都不行了,还哭!”
宁国公夫人与其说是老眼昏花,不如说眼睛都是哭坏的。
“娘,快别吓着了孩子。”沈二夫人也在旁边劝道。
宁国公夫人忙用帕子拭泪,一面道:“不哭了,不哭了,别吓着了我小宝。”见小宝伸出小手去摸她的脸,面色和蔼,满脸带笑地去哄他:“小宝也知道心疼曾外祖母,知道给曾外祖母擦眼泪了。”
沈大夫人嗤了一声,站起来,谁也没跟说话,就走了。
场面顿时又是一片尴尬,宁国公夫人先是怔忪,而后无力地叹了口气。
沈二夫人道:“娘,您该服药了,儿媳妇扶您进去服药吧。”
宁国公夫人摆摆手:“不过是吃个药,还用得着你陪。你留下来陪燕茹说话,让瑶娘陪我进去,把小宝带上,免得扰了你们说话。”
沈二夫人知道这是宁国公夫人有话对瑶娘说,也未多说什么,而是转身拉着晋王妃,让她去自己院子说话。
晋王妃随着沈二夫人走了,瑶娘则搬着宁国公夫人去了内室。至于宁国公和沈二爷,他们男人自有去处。
宁国公夫人让丫鬟扶坐在紫檀木透雕莲塘荷花罗汉床上,指了指对面位置,让瑶娘也坐下。
有丫鬟奉来茶和果子盘,一个穿蓝衫子的丫头搬着宁国公夫人的腿,放在脚踏上,让她可以舒服点。至于小宝,还是坐在宁国公夫人的怀里,手里拿了块儿糕点,小口小口咬着。
“这孩子长得真壮实,亏得你将他养得好。我也听说了,堂儿那孩子亏待了你,让你们母子流落在外多时。”
瑶娘有些窘,低着头小声道:“不算亏待,殿下也不是故意的。”
“你不怨他就好,堂儿那孩子不容易。”宁国公夫人叹了口气,说了几句德妃早逝,而沈家人一直在边关,没办法照顾,幼小的晋王是如何一个人在宫里长大的事。
“那地方是个吃人的地方,吃了我鸾儿。可当初沈家人都在边关,又是外臣,也是心有余力不足,幸好堂儿这孩子争气。”
瑶娘只是默默地听,她还不知道晋王的经历竟是如此复杂。在她的思想里,皇子都是高高在上的存在,都是无所不能的,万万没想到还有这般往事。
“你大舅母,你别怪她。她心里有怨。这股怨气一直存在她心中,所以她脑子容易不清楚,其实以前她是个好性格的,平时也不像这样。”
瑶娘连连点头,她从不是个喜欢和人计较的性子,再说沈大夫人也是长辈,她跟她也计较不来。这宁国公府也不是日日来,所以她根本没放在心上。
宁国公夫人虽是老眼昏花,但看得出瑶娘是个娴静的性子,拍了拍她的手:“你不怪她就好,她其实不是针对堂儿的,就是……”
剩下的话,宁国公夫人未再说,瑶娘心中好奇,却也不敢多问。
其实小宝明白是怎么回事,只是这事就扯得有些远了。
宁国公乃是两朝老将,征战沙场多年,南征北战,为朝廷立过无数汗马功劳。
沈家一门俱是忠烈,常年驻守边关,抵御北方而来的鞑靼一族。
功高则盖主,这是历朝历代都少不了会有的事情。为了降低当今的忌惮之心,沈家唯一的掌上明珠被送进了宫,而沈家一门更是谨言慎行,生怕会招来了猜忌。
可猜忌依旧存在,若不是怕沈家人反弹,怕边关动乱,引狼入室,弘景帝大抵早就收拾了沈家。
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晋王长大成人,从晋王开始显露出色的军事天赋后,弘景帝就打上了主意。而这主意就在沈家人的有意成全,与弘景帝的刻意为之中,按部就班地进行着。
晋王的封地刻意设在了晋州,晋王分封就藩那一刻,就是沈家人解甲归田之时。
可彼时沈家的人已经差不多快死完了,沈家本就男丁稀少,宁国公的哥哥和两个儿子战死沙场,宁国公的弟弟和独子战死沙场。宁国公的长子,也就是世子沈珩,战死沙场。
仅剩了沈二爷一人,还是因为打小宁国公夫人就拘着不让他习武。
沈家人用一门鲜血换来宁国公这个世袭罔替的帽子,而沈家在边关经营多年的旧部则全部交到了晋王手中。
这也是为何诸藩王中,以晋王兵力最为雄厚的主要原因所在。也是为何沈大夫人满腹怨气,总想找茬的缘故之一。
在她眼里,姓赵的都是一群王八蛋,老的坑死了她丈夫,小的拿了她丈夫的东西。
而小宝之所以会知道这些,也是因为上辈子屡屡见到沈大夫人在宫中横行,还想把自己的外甥女塞给他父皇做皇后。
这趟去宁国公府, 除了瑶娘和小宝, 还有晋王妃, 徐侧妃和柳侧妃却是不去的。
晋王妃乃是晋王正妻, 晋王阖家回京, 理所当然要去拜见外祖。若是晋王不去, 自然需得晋王妃去。而瑶娘去, 则因为她是小宝的亲娘,晋王有后,理所应当带着曾外孙去拜见曾外祖父。
宁国公府位于铁狮子胡同, 在内城的东北角,距离晋王府没多远。坐车走了一刻钟的时间,就到地方了。
宁国公府的门庭拥有属于国公府的气派, 却是有些清冷。瑶娘等人到时, 大门依旧紧闭着,直到有人去敲了门, 东脚门才从里面打开。
从里面迎出来一些人, 领头的是个管家模样的人。
不过这管家却有些怪异, 不但脸上有道三寸来长的疤, 走路也一瘸一拐的。
“公爷和夫人都在里面等着, 二老爷和二夫人还有大夫人都在。”
晋王妃脸上带着矜持的笑,点点头, 便带着人往里去了。
一路行来,更觉这府里冷清, 路上没见着几个下人。瑶娘虽是出身小门小户, 但也知道这种情况对一个国公府来说,实属罕见。
想起晋王昨儿怪怪的口气,她心想莫是这其中有什么事。
到了正院‘静心居’,庭院甚是阔朗,迎面是一排五间上房。廊下站着四个身穿绿色比甲的丫头,俱是低头屏息垂手侍立。等到众人近前,便有一人进去通报,而另三个先是曲膝行礼,之后便拥了上来,口里说着公爷夫人等候多时了,一面将众人往里引去。
堂中坐着几个人。
首位上坐的正是宁国公和宁国公夫人。
宁国公须发皆白,但面目刚毅,看得出年轻的时候是个铁血般的人物。就是现在人上了年纪,皮肉都有些松弛,但双目依旧炯炯有神,老当益壮。
而宁国公夫人同样岁数不小了,满头银丝,带着佛头青镶祖母绿的抹额,耳朵上同样戴的是祖母绿的耳坠。一身石青色万字不断头团花褙子,雪青色的马面裙。圆脸细目,虽是满脸褶纹,但脸上皮肤却白皙细腻,看得出是个和善的老人。
左手下方坐着一对中年夫妇,男子大约有三十多岁的模样,穿灰色直裰,浓眉虎目,狮鼻阔口,眸光内敛。看容貌和宁国公像了七成,更像是年纪时候的宁国公。
而他身边坐着的那个妇人,明显是他的妻子,生得丰肌如雪,秀眉细目,穿一身姜黄色妆花褙子,体面但却素净。
倒是坐着他们对面的一个四十多岁圆胖妇人,打扮十分扎眼。穿着遍地金妆花褙子,靛蓝马面裙,头上插着全套的赤金镶红宝头面,一副富贵之气迎面扑来。
其实这妇人打扮并不突兀,恰恰合了这国公府的身份,只是一屋子人中就她打扮鲜亮,也因此让人一眼过去就看见了她。
瑶娘心里想着,这大抵就是晋王的外祖父外祖母,以及二舅、二舅母,和寡居的大舅母了。
今日早起时,晋王就与她说了宁国公府大概的情况,但只是简言几句,并未多做阐述。
果然,晋王妃在前头领着她行礼时,口中是这般称呼着。
“赶紧起来,不要拜,这么大月份了,别屈着肚里的孩子了。”轮到瑶娘行礼时,宁国公夫人伸手就要去扶她。
沈二夫人面上闪过一抹尴尬,忙走上前去:“当拜当拜,拜爹娘就行了。至于我和你二舅就省了,就当是我们替娘给心疼了。”
她一面说,一面向宁国公夫人使眼色,宁国公夫人这才反应过来,前面晋王妃都拜了,如今一个小小的侍妾不让拜,不是摆明了区别对待。
也是宁国公夫人早年一直在边关,寻常也没有这般注意规矩什么的,她只是单纯想着瑶娘月份不小了,话才会脱口而出。
说话间,瑶娘已经拜了下去。不光拜了宁国公和宁国公夫人,也顺势拜了沈二爷和沈二夫人。因为沈大夫人一直坐在边上,而沈二夫人站了起来,所以是最后拜沈大夫人的。
沈大夫人四平八稳地受了这一礼,待瑶娘直起身时,才挑眉道:“这就对了,不能说长辈不让你行礼,就心安理得的当做没这回事。”
说完,又笑盈盈的去对宁国公夫人道:“娘,您也是,燕茹都拜了,你不让她拜。总不能一个没怀上,一个怀上了,就这么区别对待吧。”
这话说得就有些尴尬了,也不知这沈大夫人是怎么想的,这种话竟然拿出来说。
宁国公夫人被臊得老脸通红,想说什么,欲言又止。
沈二夫人忙在旁边打圆场:“大嫂,娘就是见瑶娘月份大了,怕她动了胎气。”又对晋王妃解释:“燕茹,你可千万别误会。”
可这种情况本就尴尬,根本不是一句两句话能缓解的。
瑶娘也十分尴尬,有一种众矢之的的错觉。
幸好沈大夫人未再语出惊人,又有沈二夫人从中打圆场,而晋王妃也未表示有任何介怀的样子,这茬才算是过了。
沈二夫人把小宝接了过来,凑到宁国公夫人身边给她看:“娘,您看长得多像殿下小时候?”
宁国公夫人上了年纪,身子骨倒是康健,就是眼睛有些不行了。她看了好一会儿,才看清了,眼睛顿时红了起来,嘴里喃喃着:“像,真像!”
与其说小宝像晋王,不如说更像德妃,像宁国公夫人唯一的掌上明珠德妃沈鸾。
宁国公夫人一生只诞下两子一女,老大战死,而沈鸾更是命苦,年纪轻轻就没了,如今只剩了最小的沈二爷。
想起往事,宁国公夫人就呜呜哭了起来。而一直没说话的宁国公,皱眉看了她一眼,粗着嗓子道:“哭什么!”
最后才添了句,“眼睛都不行了,还哭!”
宁国公夫人与其说是老眼昏花,不如说眼睛都是哭坏的。
“娘,快别吓着了孩子。”沈二夫人也在旁边劝道。
宁国公夫人忙用帕子拭泪,一面道:“不哭了,不哭了,别吓着了我小宝。”见小宝伸出小手去摸她的脸,面色和蔼,满脸带笑地去哄他:“小宝也知道心疼曾外祖母,知道给曾外祖母擦眼泪了。”
沈大夫人嗤了一声,站起来,谁也没跟说话,就走了。
场面顿时又是一片尴尬,宁国公夫人先是怔忪,而后无力地叹了口气。
沈二夫人道:“娘,您该服药了,儿媳妇扶您进去服药吧。”
宁国公夫人摆摆手:“不过是吃个药,还用得着你陪。你留下来陪燕茹说话,让瑶娘陪我进去,把小宝带上,免得扰了你们说话。”
沈二夫人知道这是宁国公夫人有话对瑶娘说,也未多说什么,而是转身拉着晋王妃,让她去自己院子说话。
晋王妃随着沈二夫人走了,瑶娘则搬着宁国公夫人去了内室。至于宁国公和沈二爷,他们男人自有去处。
宁国公夫人让丫鬟扶坐在紫檀木透雕莲塘荷花罗汉床上,指了指对面位置,让瑶娘也坐下。
有丫鬟奉来茶和果子盘,一个穿蓝衫子的丫头搬着宁国公夫人的腿,放在脚踏上,让她可以舒服点。至于小宝,还是坐在宁国公夫人的怀里,手里拿了块儿糕点,小口小口咬着。
“这孩子长得真壮实,亏得你将他养得好。我也听说了,堂儿那孩子亏待了你,让你们母子流落在外多时。”
瑶娘有些窘,低着头小声道:“不算亏待,殿下也不是故意的。”
“你不怨他就好,堂儿那孩子不容易。”宁国公夫人叹了口气,说了几句德妃早逝,而沈家人一直在边关,没办法照顾,幼小的晋王是如何一个人在宫里长大的事。
“那地方是个吃人的地方,吃了我鸾儿。可当初沈家人都在边关,又是外臣,也是心有余力不足,幸好堂儿这孩子争气。”
瑶娘只是默默地听,她还不知道晋王的经历竟是如此复杂。在她的思想里,皇子都是高高在上的存在,都是无所不能的,万万没想到还有这般往事。
“你大舅母,你别怪她。她心里有怨。这股怨气一直存在她心中,所以她脑子容易不清楚,其实以前她是个好性格的,平时也不像这样。”
瑶娘连连点头,她从不是个喜欢和人计较的性子,再说沈大夫人也是长辈,她跟她也计较不来。这宁国公府也不是日日来,所以她根本没放在心上。
宁国公夫人虽是老眼昏花,但看得出瑶娘是个娴静的性子,拍了拍她的手:“你不怪她就好,她其实不是针对堂儿的,就是……”
剩下的话,宁国公夫人未再说,瑶娘心中好奇,却也不敢多问。
其实小宝明白是怎么回事,只是这事就扯得有些远了。
宁国公乃是两朝老将,征战沙场多年,南征北战,为朝廷立过无数汗马功劳。
沈家一门俱是忠烈,常年驻守边关,抵御北方而来的鞑靼一族。
功高则盖主,这是历朝历代都少不了会有的事情。为了降低当今的忌惮之心,沈家唯一的掌上明珠被送进了宫,而沈家一门更是谨言慎行,生怕会招来了猜忌。
可猜忌依旧存在,若不是怕沈家人反弹,怕边关动乱,引狼入室,弘景帝大抵早就收拾了沈家。
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晋王长大成人,从晋王开始显露出色的军事天赋后,弘景帝就打上了主意。而这主意就在沈家人的有意成全,与弘景帝的刻意为之中,按部就班地进行着。
晋王的封地刻意设在了晋州,晋王分封就藩那一刻,就是沈家人解甲归田之时。
可彼时沈家的人已经差不多快死完了,沈家本就男丁稀少,宁国公的哥哥和两个儿子战死沙场,宁国公的弟弟和独子战死沙场。宁国公的长子,也就是世子沈珩,战死沙场。
仅剩了沈二爷一人,还是因为打小宁国公夫人就拘着不让他习武。
沈家人用一门鲜血换来宁国公这个世袭罔替的帽子,而沈家在边关经营多年的旧部则全部交到了晋王手中。
这也是为何诸藩王中,以晋王兵力最为雄厚的主要原因所在。也是为何沈大夫人满腹怨气,总想找茬的缘故之一。
在她眼里,姓赵的都是一群王八蛋,老的坑死了她丈夫,小的拿了她丈夫的东西。
而小宝之所以会知道这些,也是因为上辈子屡屡见到沈大夫人在宫中横行,还想把自己的外甥女塞给他父皇做皇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