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1章 一个人的名字
加上昨晚没有睡好,今天朱海眉倒是睡的香甜,香香的一夜,连个梦都没有做。
隔了两天,王春来来了,把她拉一边,“梅子我看好院子了,中午你和你姐,一块过去看看吧。”
朱海眉惊讶,“这么快就看好了。”
王春来挠挠头,“说来也巧了我看房子正好遇上郭厂长了,他帮我找的,院子挺合适的就是价格贵了,要六千块钱。”
六千还真不便宜呢,“你让姐去看吧,合适了就买呗,最后你算算差多少钱,我拿给你。”自己手中还有两千多块钱,算算应该差不多。
“莲子也想让你跟着去看看。”
朱海眉笑了,没有这么信赖她吧,“行,郭厂长在吗,我和他说一声,中午咱们出去看看。”
郭海明对于这件事格外上心,特意安排小李开车带他们去。
朱海眉明白他的意思,这是想让他们安定下来,这样对于工厂有更好的帮助。
先不说郭海明也有自己的目的,单是这份热心,朱海眉还是很感激的。对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人来说,在一个新的地方安营扎寨是多么的不容易。但是郭海明却用足够的心胸来迎接他们,于情于理,她也会感谢他。
说实话,在她的眼中,杨武县太破旧了,除了瓦房平房几乎看不到楼房,即便是有,也是红砖的二层,没有什么修饰。
县城不大,不过十来分钟的时间,他们就到了。朱海眉坐在车上,仔细的观察着外面,先是经过一个中学,然后是小学,不大会就到了。她先松了口气,在学校附近,这个挺好。
一条南北大街,两边整整齐齐的,一个个的东西胡同,一个胡同里有三四户人家。
王春来指挥着小李,停在了中间的位置,下了车,带着众人,走到中间的那户,敲开了门。
开门的是头发已经花白的老太太,王春来忙道,“大娘我带着媳妇,妹妹来看看房子,要是合适了就定下来。”
老太太热情地把众人迎进去,一进院子,一股桂花的幽香立刻扑面而来。从外面看,大门很普通,不过是灰色的水泥,上面点缀了些许的朱红色的瓷砖。
大门左边是卫生间,紧挨着的是厨房右边是一间房,她撇了一眼,里面放了餐桌餐椅还有很多杂七杂八的东西。
进了院子,左墙边果然摘了一棵桂子,正好是盛开的季节,满树的金黄色。这个时候应该做桂花醬了,等煮了糯米藕,再淋上桂花酱,那滋味,想想就销魂。
桂花树下放了一个小石桌,桌边摆了几个小石凳。别说王春来了,就是她看见这样的院子都忍不住想买下来了。
右边还有一个东屋,看着也不小。一溜的正屋,前面全用玻璃罩了起来。这个院子比他们家现在住的简直好的太多。
她看了一眼沈华莲,她的脸上是止也止不住的高兴。六千块钱,这院子一点都不贵。这时王春来忽然转头朝着朱海眉看了过来,朱海眉点点头,意思是可以。
院子买的很顺利,原来这家院子的主人都是退休的老干部,儿女们都大了,执意不让他们留在杨武县,就让他们搬到孩子身边去。院子留着也没用,所以就卖了。
但是美中不足的是王春来手中只有一千块钱。朱海眉抑郁了,“怎么只有一千块钱,做罐头你们两口子分就分了,两千多啊。”
王春来不好意思道,“那些给我娘还账了。”
这一次最大的赢家估计是王春来和沈华莲两口子了,手中只有一千块钱就买了一套房。朱海眉把自己所有的积蓄都取出来,只有叁仟四百块钱还差六百块钱,到领薪水的日子还有十来天呢,如果发一次薪水,估计王春来一个人的就够了。
院子是好的,但是钱不够啊。
王春来一看朱海眉的表情,立刻就知道了,她手里也没有钱,他果断的道,“算了,这院子咱们不买了。”
做罐头,梅子他们分的钱还不如他们分的多,岳母住院的钱全是她出的,他真是想左了,她能有多少钱。当初她鼓动着他们买房子,估计也是估摸着他们手里有两千块钱吧。
他的心中并没有多少惋惜,这次失了机会没有关系,他们还年轻啊。
朱海眉却道,“等着,马上就给你凑够。”说着她就要出去。
王春来立刻拦住她,“梅子,你别出去借钱,要是借钱,这房子咱就不买了。”
沈华莲也道,“梅子,还是算了,早晚的呗,等咱们攒够了钱再买也不迟啊。”
朱海眉笑道,“姐姐、姐夫,买院子安家置业是大事,咱们大头都有了,不差这点,再说,马上就要开工资了,等开了工资,咱们就能把前人家的钱还上。”她这话说的不错,沈华莲的工资是壹佰块钱,郭海明的工资也是壹佰,但是他的提成最少也得四五百块钱,要么说他自己的工资差不多就能够了呢?
王春来道,“梅子,啥也不说了,你的这份恩情,你姐和我都记在心里了。”
朱海眉去了郭海明办公室,直接就说,“郭厂长,买院子,钱不够,我要先支两个月的工资。”钱我不借你的,我用两个月的工资抵还,这总行吧,两个月正好六百块钱呢。
郭海明没有任何废话,开了条子,给了朱海眉了。共事这么多天了,他也能看得出来她是一个非常有原则的人,如果他是私人借给她的,说不定这钱她就不要了。不过她说的也很有技巧,先支工资,这女人真是够聪明的。
第二天王春来就把合同拿回来了,他把合同往沈华莲跟前一递,指着头上的三个字给她看。
沈华莲当即感动了,这个院子是以她的名义购买的。
“春来。”沈华莲嗫嚅着嘴角,眼睛里泛着泪花,喉咙里哽咽了,觉着嫁给他这些年所有的苦都值得了。
“莲子,跟了我,没有让你享福,这房子写你一个人的名字,也免得家里人说三道四的。”
隔了两天,王春来来了,把她拉一边,“梅子我看好院子了,中午你和你姐,一块过去看看吧。”
朱海眉惊讶,“这么快就看好了。”
王春来挠挠头,“说来也巧了我看房子正好遇上郭厂长了,他帮我找的,院子挺合适的就是价格贵了,要六千块钱。”
六千还真不便宜呢,“你让姐去看吧,合适了就买呗,最后你算算差多少钱,我拿给你。”自己手中还有两千多块钱,算算应该差不多。
“莲子也想让你跟着去看看。”
朱海眉笑了,没有这么信赖她吧,“行,郭厂长在吗,我和他说一声,中午咱们出去看看。”
郭海明对于这件事格外上心,特意安排小李开车带他们去。
朱海眉明白他的意思,这是想让他们安定下来,这样对于工厂有更好的帮助。
先不说郭海明也有自己的目的,单是这份热心,朱海眉还是很感激的。对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人来说,在一个新的地方安营扎寨是多么的不容易。但是郭海明却用足够的心胸来迎接他们,于情于理,她也会感谢他。
说实话,在她的眼中,杨武县太破旧了,除了瓦房平房几乎看不到楼房,即便是有,也是红砖的二层,没有什么修饰。
县城不大,不过十来分钟的时间,他们就到了。朱海眉坐在车上,仔细的观察着外面,先是经过一个中学,然后是小学,不大会就到了。她先松了口气,在学校附近,这个挺好。
一条南北大街,两边整整齐齐的,一个个的东西胡同,一个胡同里有三四户人家。
王春来指挥着小李,停在了中间的位置,下了车,带着众人,走到中间的那户,敲开了门。
开门的是头发已经花白的老太太,王春来忙道,“大娘我带着媳妇,妹妹来看看房子,要是合适了就定下来。”
老太太热情地把众人迎进去,一进院子,一股桂花的幽香立刻扑面而来。从外面看,大门很普通,不过是灰色的水泥,上面点缀了些许的朱红色的瓷砖。
大门左边是卫生间,紧挨着的是厨房右边是一间房,她撇了一眼,里面放了餐桌餐椅还有很多杂七杂八的东西。
进了院子,左墙边果然摘了一棵桂子,正好是盛开的季节,满树的金黄色。这个时候应该做桂花醬了,等煮了糯米藕,再淋上桂花酱,那滋味,想想就销魂。
桂花树下放了一个小石桌,桌边摆了几个小石凳。别说王春来了,就是她看见这样的院子都忍不住想买下来了。
右边还有一个东屋,看着也不小。一溜的正屋,前面全用玻璃罩了起来。这个院子比他们家现在住的简直好的太多。
她看了一眼沈华莲,她的脸上是止也止不住的高兴。六千块钱,这院子一点都不贵。这时王春来忽然转头朝着朱海眉看了过来,朱海眉点点头,意思是可以。
院子买的很顺利,原来这家院子的主人都是退休的老干部,儿女们都大了,执意不让他们留在杨武县,就让他们搬到孩子身边去。院子留着也没用,所以就卖了。
但是美中不足的是王春来手中只有一千块钱。朱海眉抑郁了,“怎么只有一千块钱,做罐头你们两口子分就分了,两千多啊。”
王春来不好意思道,“那些给我娘还账了。”
这一次最大的赢家估计是王春来和沈华莲两口子了,手中只有一千块钱就买了一套房。朱海眉把自己所有的积蓄都取出来,只有叁仟四百块钱还差六百块钱,到领薪水的日子还有十来天呢,如果发一次薪水,估计王春来一个人的就够了。
院子是好的,但是钱不够啊。
王春来一看朱海眉的表情,立刻就知道了,她手里也没有钱,他果断的道,“算了,这院子咱们不买了。”
做罐头,梅子他们分的钱还不如他们分的多,岳母住院的钱全是她出的,他真是想左了,她能有多少钱。当初她鼓动着他们买房子,估计也是估摸着他们手里有两千块钱吧。
他的心中并没有多少惋惜,这次失了机会没有关系,他们还年轻啊。
朱海眉却道,“等着,马上就给你凑够。”说着她就要出去。
王春来立刻拦住她,“梅子,你别出去借钱,要是借钱,这房子咱就不买了。”
沈华莲也道,“梅子,还是算了,早晚的呗,等咱们攒够了钱再买也不迟啊。”
朱海眉笑道,“姐姐、姐夫,买院子安家置业是大事,咱们大头都有了,不差这点,再说,马上就要开工资了,等开了工资,咱们就能把前人家的钱还上。”她这话说的不错,沈华莲的工资是壹佰块钱,郭海明的工资也是壹佰,但是他的提成最少也得四五百块钱,要么说他自己的工资差不多就能够了呢?
王春来道,“梅子,啥也不说了,你的这份恩情,你姐和我都记在心里了。”
朱海眉去了郭海明办公室,直接就说,“郭厂长,买院子,钱不够,我要先支两个月的工资。”钱我不借你的,我用两个月的工资抵还,这总行吧,两个月正好六百块钱呢。
郭海明没有任何废话,开了条子,给了朱海眉了。共事这么多天了,他也能看得出来她是一个非常有原则的人,如果他是私人借给她的,说不定这钱她就不要了。不过她说的也很有技巧,先支工资,这女人真是够聪明的。
第二天王春来就把合同拿回来了,他把合同往沈华莲跟前一递,指着头上的三个字给她看。
沈华莲当即感动了,这个院子是以她的名义购买的。
“春来。”沈华莲嗫嚅着嘴角,眼睛里泛着泪花,喉咙里哽咽了,觉着嫁给他这些年所有的苦都值得了。
“莲子,跟了我,没有让你享福,这房子写你一个人的名字,也免得家里人说三道四的。”